阿爾茨海默病(AD)是大腦神經元丟失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和記憶力下降。大腦中海馬區突觸數量的減少是公認的AD早期事件和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海馬區與機體學習和記憶形成有關,如圖表示海馬區形成記憶的作用機制,回答下列問題:

(1)突觸小泡中的谷氨酸通過 胞吐胞吐的運輸方式釋放后作用于突觸后膜,進而引起海馬區神經細胞的電位變化。據圖分析,神經細胞膜上A受體和N受體都具有 識別和運輸識別和運輸功能。
(2)若給機體注射鈣調蛋白抑制劑,則會直接影響圖中 Ⅰ、ⅡⅠ、Ⅱ過程(不定項選填“Ⅰ”、“Ⅱ”或“Ⅲ”),細胞中ATP含量可能會 增加增加。
(3)AD與神經元細胞外β-淀粉樣蛋白的堆積有關,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表達水平與機體認知能力呈正相關。研究表明適宜的有氧運動能提高BDNF的表達水平,一定程度上能提高AD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為驗證該結論,實驗人員以正常鼠和模型鼠(AD鼠)為材料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圖中的①處內容是 (適宜的)有氧運動(適宜的)有氧運動,②處內容是 分別檢測3組鼠體內BDNF的表達水平分別檢測3組鼠體內BDNF的表達水平,實驗結果是 甲>丙>乙甲>丙>乙(用“甲”、“乙”、“丙”和“>”表示)。

【考點】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答案】胞吐;識別和運輸;Ⅰ、Ⅱ;增加;(適宜的)有氧運動;分別檢測3組鼠體內BDNF的表達水平;甲>丙>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7 2:0:2組卷:23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神經遞質與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息息相關。下列關于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突觸前神經元在合成神經遞質時一定需要線粒體、高爾基體和核糖體的參與 B.突觸前神經元在興奮時釋放神經遞質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 C.突觸小體中的突觸小泡內含有神經遞質 D.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后膜后會一直存在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膝跳反射和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都位于脊髓 B.一個完整的反射活動最少需要兩個神經元 C.內臟的活動不受人隨意支配,故反射不能影響內臟活動 D.反射弧中任何環節結構受損,反射就不能完成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6引用:4難度:0.7 -
3.在人的腦內有一類突觸只有突觸結構而沒有信息傳遞功能,被稱為“沉默突觸”。上海科學家破解了神經元的“沉默突觸”沉默之謎。請你推測“沉默突觸”不能傳遞信息的原因是( )
①突觸小體內沒有細胞核
②突觸后膜缺乏相應的糖蛋白
③突觸前膜缺乏相應的糖蛋白
④突觸小體不能釋放相應的遞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2/31 3:0:2組卷:48引用:13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