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海南省昌化江熱帶沙漠是我國唯一的熱帶稀樹干草原地區。熱帶季風氣候讓海南島大部分地區濕潤多雨,但西部是熱帶季風無法影響的“盲區”,從而形成了一條狹長的熱帶沙漠帶,沙地金黃,規模不大,沙漠中生長著仙人掌和矮松、灌木叢等抗鹽堿、耐干旱植物。該地區1930年約50%為森林,森林下部地質條件特殊,埋藏有古風成沙。在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導向下,海南島西部沙漠化面積在1975年達到了257平方公里,之后沙漠面積逐漸縮小,沙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現在海南島西部已經基本看不到連片的沙漠化土地了,該區成為了海南島甘蔗的主產區,且甘蔗質量優。圖1為海南島西部風向頻率玫瑰圖,圖2為海南島水系圖。

          (1)根據材料分析昌化江熱帶沙漠的成因。
          (2)經過多年的治理,昌化江地區植被恢復,生態變好。說出植被恢復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3)海南省昌江熱帶沙漠成為甘蔗主產區的原因。

          【答案】(1)山地背風坡降水少;緯度低蒸發旺盛且位于山地背風坡,有焚風效應;地質結構特殊,埋藏有古風成沙,說明該地在過去一直接受風沙的沉積;當原生植被和土層一旦被破壞,沙層就會被風吹起,再次沉積;昌化江河床含沙量大,常年向河口地區輸沙;人類活動強度大,破壞地表植被。
          (2)溫差變小;大氣水蒸氣含量增多,降水幾率變大;土壤沙化程度降低;河流含沙量降低;生物多樣性增加;(入海泥沙減少)沿海灘涂增速放緩(海岸線后退)。
          (3)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積累;熱量充足,產量大;土地面積充足且地價較低;國家政策支持;有河流灌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7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閱讀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森林關鍵在于營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態系統。位于西城區菜市口的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是北京核心區首個城市森林公園。園中共種植79種木本植物、32種草本植物,其中鄉土樹種(原產于本地區或通過長期引種、栽培和繁殖,被證明已經完全適應本地區的氣候和環境,生長良好的一類植物)占80%以上。還有一些漿果類、蜜源類植物種植在“森林”深處,可以為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提供果實和巢穴;改善土壤,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從而構建出一處動物、植物、微生物都得以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
            公園內禁掃落葉,以落葉為肥,禁噴農藥,并用碎石子鋪路,使得雨水全部回灌利用,既滋養了土地,又給鳥獸提供了水源。圖1是碎石子鋪裝打造的水循環系統示意圖,圖2是有機質分解與合成示意圖。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泡桐:喜光、耐旱,在土壤肥沃、深厚、濕潤但不積水的山地或平原、崗地、丘陵、山區均能生長良好。
            榕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旱,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砂質土中也能生長。
            樟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溫度不得低于0℃。在深厚肥沃濕潤的酸性或中性紅壤、黃壤中生長良好。
            紫丁香: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對土壤要求不高。
            (1)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區域內所有植物的集合,是適應其共同生活環境的結果。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植物群落的特點有
             
             
            ,表1中的四種樹木屬于廣陽谷鄉土樹種的是
             
             
            ,你的判斷理由是
             

            (2)《北京城市森林建設指導書》中明確提出,城市森林在樹種的選擇上鄉土樹種應占80%,請你說出提出這一要求的原因。(至少答出兩點)

            (3)列舉“碎石子鋪裝打造的水循環系統”給自然水循環環節帶來的變化有
             
             
            ,由此看出,該系統最終可以增加
             

            (4)參考圖2,說明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的修建對當地土壤形成和發育的影響。(至少答出兩點)

            發布:2024/11/24 2:0:1組卷:10引用:1難度:0.4
          •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靖河地處甘肅省古浪縣東南部大靖盆地,是石羊河八大支流之一,發源于祁連山東部毛毛山北麓,由支流大直溝、酸茨溝、殺子溝、莊浪溝組成,主河道全長約45km,河水并入大靖水庫后,又經大靖峽出山口流入平原,消失于海子灘、騰格里沙漠。大靖河流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82.29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627mm。2012年,分布在祁進山東部烏鞘嶺地區的植被面積與2000年相比減少了24149km2,海拔2700m以上地區的草甸面積與19世紀80年代相比減少了852.76km2。圖示意大靖河流域地理概況。
            (1)簡述大靖河流域的自然環境特征。
            (2)分析大靖河支流都以“溝”命名的原因。
            (3)說明烏鞘嶺東部植被大面積減少對大靖峽水庫產生的影響。
            (4)請為減輕人類活動對祁連山東部山區植被的干擾,提出合理措施。

            發布:2024/12/17 19:0:2組卷:9引用:2難度:0.5
          •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倫貝爾沙質草原區發育出槽形風蝕坑,主要形成過程是:風蝕裸地→土層破壞→活躍發展風蝕坑→固定風蝕坑→消亡風蝕坑。往往在固定風蝕坑階段,風蝕坑底部會發育植被,但人類活動又會引起風蝕坑的變動,如人類在風蝕坑的放牧活動可能會加速其消亡。如圖為槽形風蝕坑景觀。

            (1)簡述槽形風蝕坑發育的自然形成過程。
            (2)說明圖示風蝕坑底部發育植被的原因。
            (3)分析人類在風蝕坑的放牧活動可能會加速其消亡原因。
            (4)針對減少人類活動對沙質草原風蝕坑的擾動,試提出合理的措施。

            發布:2024/11/27 11:0:1組卷:1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