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無與為樂者
          考慮,想到
          考慮,想到

          相與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共同,一起

          欣然起行
          高興的樣子
          高興的樣子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是
          只是

          (2)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乙】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緩,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記》有刪改)(注)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鉤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鐸:懸于檐下的風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
          B

          A.無際偕訪仲和于此/未復有能其奇者
          B.時風鐸/雞起舞
          C.往會心/天下
          D.終不若山空人靜/欣起行
          (4)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
          相 與 趺 坐 石 臺 不 復 飲 酒 亦 不 復 談 以 靜 意 對 之
          (5)同是寫月色,【甲】和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兩篇選文各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考慮,想到;共同,一起;高興的樣子;只是;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給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纖纖擢手。(  )

            發布:2025/2/28 11:0:1組卷:51引用:1難度:0.8
          •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5/3/13 4:0:1組卷:55引用:1難度:0.0
          • 3.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終日不成。 (  )

            發布:2025/3/13 2:0:1組卷:61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