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幾個研究實例,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利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②用懸吊著的乒乓球去靠近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③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會看到“水花四濺”
          ④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96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以下幾個研究實例:①研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時,觀察發聲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②研究光現象時,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③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為了研究像的特點,選用兩支相同的蠟燭;④研究材料的隔聲性能時,要用同一聲源,并在聲源的四周包上同樣厚度的待測材料;⑤研究物體的冷熱程度時,觀察比較同一液體溫度計中液柱的長度;⑥通過觀察到熒光物質發光,感知紫外線的存在。這幾個實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  )

            發布:2024/12/24 1:30:1組卷:383引用:11難度:0.5
          • 2.【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的第一個環節是提出問題。本節探究點撥中指出:“注意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注意準確表述這些問題,還應學習尋找問題中的矛盾。”下面的幾個問題,符合探究點撥中的哪一點?
            (1)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松濤、鳥語、流水潺潺…讓人心曠神怡;轟鳴、嚎叫、電鋸“吱吱”…讓人心煩意亂。你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聲音又是如何傳到我們耳朵里的呢?
            這是從
            提出問題的。
            (2)學校即將召開春季運動會。初二(3)班的李老師和本班四位參加4×100m接力賽跑的同學到運動場進行賽前訓練。訓練了一會兒,同學們開始討論:甲、乙兩同學都認為丁同學跑步途中的速度越來越慢;丁同學則認為甲、乙的觀察都不準確,他感覺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來越快。李老師看同學們爭論起來,笑了笑說:“同學們,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你們提出了一個關于速度是否變化的問題。接下來,大家議一議,你們應該如何收集證據,證明自己或別人的看法是否正確”。李老師是
            提出問題的。
            (3)編鐘演奏的樂曲為什么悅耳動聽,木棍敲石頭的聲音為什么不好聽?除了響度和音調的區別之外,各種聲音還有什么不同呢?這是在
            發現并提出問題的。
            (4)你能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嗎?

            發布:2024/12/7 8:0:1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3.在科學探究時,為了減小誤差或尋找物理規律,經常需要進行反復多次測量,如:
            ①“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多次測量
            ②“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改變動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測量
            ③“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時,換用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多次測量
            ④“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值電阻”時,多次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值
            ⑤“測量燈泡的額定功率”,多次測量
            在上述實驗中,屬于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律的有(  )

            發布:2024/12/13 18:30:1組卷:93引用:6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