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的檢測、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回答下列問題:
(1)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可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1~2h內即可得到檢測結果。如圖為該技術的基本流程,其原理是PCR過程中加入與特定模板鏈互補的熒光探針,再通過檢測產物的熒光信號即可確定是否為陽性。圖中酶A為 逆轉錄酶逆轉錄酶,生成雜化雙鏈的過程還需要 (4種)脫氧核苷酸(dNTP)(4種)脫氧核苷酸(dNTP)作原料。酶B能水解雜化雙鏈中的 RNARNA,酶C起作用時 需要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模板。PCR過程需要先根據靶標區域的核苷酸序列設計合成 (兩種)引物(兩種)引物以及能與靶標區域互補的熒光探針。PCR過程中熒光探針會和DNA模板鏈結合,若每個熒光探針發出的熒光強度為1個單位,據此推斷陽性被檢測者樣本中的一個DNA分子經過n次PCR循環后,檢測到的熒光強度是 2n+1-22n+1-2個單位。
(2)新冠病毒重組疫苗是將病毒的S蛋白受體結合區(RBD)基因重組到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中,經誘導表達出RBD,再通過純化得到的疫苗。新冠病毒RBD基因 不能不能(填“能”或“不能”)直接重組到CHO中,原因是 RBD基內需要先構建表達載體才能才能導入受體細胞;新冠病器為 RNA 病毒,不能直接與 CHO中的 DNA 重組RBD基內需要先構建表達載體才能才能導入受體細胞;新冠病器為 RNA 病毒,不能直接與 CHO中的 DNA 重組。
(3)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新冠疫苗,需要的基本工具有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載體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載體。
【答案】逆轉錄酶;(4種)脫氧核苷酸(dNTP);RNA;需要;(兩種)引物;2n+1-2;不能;RBD基內需要先構建表達載體才能才能導入受體細胞;新冠病器為 RNA 病毒,不能直接與 CHO中的 DNA 重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載體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5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通過設計引物,運用PCR技術可以實現目的基因的定點誘變。如圖為基因工程中獲取突變基因的過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個堿基T不能與目的基因片段配對,但不影響引物與模板鏈的整體配對,反應體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別設計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識別位點。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PCR反應體系中還需要加入4種游離核苷酸、解旋酶、TaqDNA聚合酶等 B.第2輪PCR,引物1能與圖中②結合并且形成兩條鏈等長的突變基因 C.引物中設計兩種限制酶識別位點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運載體 D.第3輪PCR結束后,含突變堿基對且兩條鏈等長的DNA占 12發布:2024/11/19 10:30:1組卷:132引用:5難度:0.7 -
2.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與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結構如圖所示。已知ddNTP按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加到正在復制的DNA子鏈中后,子鏈的延伸立即終止。現通過PCR技術獲得被標記且以堿基“T”為末端的、不同長度的DNA子鏈片段。在反應管中已經有單鏈模板、引物、相關的酶和相應的緩沖液等,還需加入的原料是( )
①dCTP,dGTP,dATP
②dGTP,dATP,dTTP,dCTP
③α位被32P標記的ddTTP
④γ位被32P標記的ddTT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0/26 17:0:2組卷:31引用:1難度:0.6 -
3.目前研究混雜DNA群體中的特異DNA序列,一般基于兩種不同的方法,即DNA克隆和DNA分子雜交,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方法①需要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B.方法②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方法③需要對探針進行特殊標記 D.方法①②③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發布:2024/11/22 4:0:1組卷:2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