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 1)比較離子半徑:F-小于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2-。
(2)Li+與H-具有相同的電子結構,r(Li+)小于r(H-),原因是 H-核電荷數更小(或Li+核電荷數較大)H-核電荷數更小(或Li+核電荷數較大)。
(3)NH3BH3分子中,與N原子相連的H呈正電性(Hδ+),與B原子相連的H呈負電性(Hδ-),N、B、H三種元素電負性大小順序是 N>H>BN>H>B。
(4)光催化還原CO2制備CH4反應中,帶狀納米 Zn2GeO4是該反應的良好催化劑。Zn、Ge、O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 O>Ge>ZnO>Ge>Zn。
(5)在周期表中,與Li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鄰族元素是 MgMg。
(6)下列狀態的鎂中,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A(填字母)。

(7)黃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 Cu組成。第一電離能I1(Zn) 大于大于(填“大于”或“小于”)I1(Cu)。原因是 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定結構,較難失電子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定結構,較難失電子。
(8)I1(Li)>I1(Na),原因是 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小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小。I1(Be)>I1(B)>I1(Li),原因 L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能量更低更穩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L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能量更低更穩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
(9)元素的基態氣態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氣態負一價離子時所放出的能量稱作第一電子親和能(E1)。第2周期部分元素的E1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氮元素的E1呈現異常的原因是 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狀態,不易結合一個電子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狀態,不易結合一個電子。

【考點】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
【答案】小于;H-核電荷數更小(或Li+核電荷數較大);N>H>B;O>Ge>Zn;Mg;A;大于;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定結構,較難失電子;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小;L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能量更低更穩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狀態,不易結合一個電子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0 18:0:1組卷:21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關于微粒半徑大小的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核外電子數越多,半徑越大 B.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種價態的離子,價態越低,半徑越小 C.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徑小于相應的陰離子半徑 D.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徑大于相應的陽離子半徑 發布:2024/12/30 18:0:1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2.下列粒子的半徑關系正確的是( )
A.r(Na)>r(Mg)>r(Al)>r(K) B.r(K +)>r(Ca 2+)>r(S 2-)>r(Cl -) C.r(Na)>r(K)>r(Ca)>r(Mg) D.r(F -)>r(Na +)>r(Mg 2+)>r(Al 3+) 發布:2024/12/30 17:0:2組卷:97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正確的是( )
①Na+
②X2-:1s22s22p63s23p6
③Y2-:2s22p6
④Z-:3s23p6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發布:2024/12/30 18:30:1組卷:16引用: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