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尊崇憲法法律  培育法治信仰】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實施。為增強同學們的法治意識,學校舉辦了普法講座,圍繞講座內容,同學們各抒己見。
          小海: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是否意味著它將取代憲法的地位?
          小薇:民法典共7編、1260條。婚姻、住房、隱私、繼承……幾乎囊括人一生的民事行為,只要涉及百姓身邊的事,都能在民法典里找到答案。所以,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
          小魚:我對講座提到的兩個案例中的人物印象很深。很佩服小陳,身體殘疾,拄著拐杖上學,三年如一日,學習還那么認真!而大學生小李,暑假將偷拍的軍事基地照片發給境外間諜組織,結果被判刑。因此,我認為,小陳不錯,小李不該。
          (1)請你運用憲法的相關知識,解答小海的困惑。
          (2)結合小薇的觀點,從“生活與法律的關系”角度談談民法典頒布實施的意義。
          (3)從依法履行義務的角度看,小魚為什么說“小陳不錯,小李不該”?

          【答案】(1)不會取代。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憲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是依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精神和原則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2)①生活與法律的關系:生活需要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行,相伴一生。法律保障生活,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法律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服務了人們的生活。③民法典被譽為“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既規范了人們在民事活動中的行為,又保障了人們在民事活動中的權利。
          (3)①法定義務須履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雖然身體殘疾,但小陳認真學習,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值得提倡,所以說小陳不錯;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小李偷拍軍事基地照片發給境外間諜組織,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所以說小李不該。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7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行為中不屬于法律禁止的是(  )

            發布:2024/12/27 21:0:2組卷:5引用:9難度:0.9
          • 2.小斌等幾個15歲的學生多次糾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語威脅等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院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小斌等人因觸犯刑法身陷牢獄,這警示我們(  )
            ①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②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③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會被判處有期徒刑
            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發布:2024/12/27 20:0:1組卷:16引用:3難度:0.9
          • 3.下列選項中屬于履行公民義務的是(  )
            ①小萍到了上學年齡,父母送她到學校上學
            ②小杰發現某網站上的中國地圖不完整,馬上舉報
            ③小偉年滿18周歲,參加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
            ④小凡盡管工作繁忙,但每周都去陪伴照料父母

            發布:2024/12/27 19:0:1組卷:121引用:2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