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資源開采過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由此引起生態環境惡化.現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西部開發中面臨的最緊迫、最艱巨的任務.如圖表示一個草原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優良牧草與雜草、毒草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競爭競爭.當草色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體現了信息傳遞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2)除圖中所示生物類群外,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組成成分還應有分解者分解者,這樣才能保證其物質循環的正常進行,無機環境中的碳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形式進入該群落,在該食物網中若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則鷹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100a100a千焦.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負反饋負反饋調節是該調節能力的基礎.
(4)調查發現,某山區濫砍濫伐,植被覆蓋面積大幅下降,同時當地居民甲狀腺腫大發病率明顯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的碘碘元素缺乏,當地居民該元素攝入量不足,致使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狀腺腫大.
【考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答案】競爭;信息傳遞;分解者;二氧化碳;100a;負反饋;碘;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狀腺腫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在我國西北半干旱地區,豆科植物檸條常被用來進行人工固沙。在某沙化地區合理種植檸條之后,群落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并趨于穩定,增加了多種耐旱植物如地錦、胡枝子等,還出現了植食性昆蟲蝗蟲、螻蛄,肉食性昆蟲園蛛、蜈蚣等。在檸條根系周圍的土壤中,還生活著難以計數的微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工固沙后該沙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結構會變得更加復雜 B.消滅蝗蟲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C.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是生態系統的必需成分 D.檸條根、蜈蚣可作為中藥材使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發布:2024/12/20 12:0:2組卷:7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太陽光來源于地球以外,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B.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 C.病毒要依賴活細胞才能繁殖,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D.蚯蚓是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 發布:2024/12/26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