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凡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迷離不易捉摸,它可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里焚香、“一川煙草”“楊葉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系,有如輪外圓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義就愈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離的;前者偏于類型,后者偏于個性。既是游離的,個別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里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點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現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于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發上面。
          (選自朱光潛《咬文嚼字》)(1)關于引用蘇軾《惠山烹小龍團》的用意,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D
          D

          A.選用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不同的意味。
          B.語言的習慣性聯想的流弊。
          C.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
          D.闡述善于運用聯想意義的妙處。
          (2)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B
          B

          A.字的聯想意義有不確定性,因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對某字的聯想不同。
          B.文學的文字不靠直指意義而必須用聯想的意義來表現,詩尤如此。
          C.聯想的意義在文學創作中難用,因為它是游離的、個性化的。
          D.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在于作者善于充分使用字的聯想意義以創造獨特的境界。
          (3)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理解字的直指意義與聯想意義,對閱讀和寫作都有極重要的價值。
          B.選文以“煙”為例說明字的聯想意義難用,會讓意思含糊甚至支離。
          C.科學的文字需要精確,但這并不說明科學不需要聯想甚至排斥聯想。
          D.“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運用比喻手法,使詩意變得豐富。
          (4)選文在闡述問題過程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A
          A

          A.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  比喻論證  因果論證
          B.對比論證  引用論證  舉例論證  類比論證
          C.引用論證  對比論證  類比論證  比喻論證
          D.舉例論證  類比論證  比喻論證  因果論證
          (5)下列詩句中,使用“煙”直指的意義的是
          B
          B

          A.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B.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C.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D.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答案】D;B;B;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5/1/3 3:3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富有的是精神      ①一個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決定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學習。學習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積累,二靠思考,綜合起來,才有了創造。但是第一步是積累。積累,說白了,就是抓緊時間讀書,一邊讀書,一邊思考,讓自己的大腦活躍起來。用前人的經驗來充實自己,先學習前人,而后發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發現和創造。
                  ②但無論怎么說,首先是學習,抓緊一切的時間學習。我的經驗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絕老師提供的那一串長長的書單,那里邊有的道理,你們現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那個參考書目或必讀書目,一本一本地讀,古今中外都讀,分門別類地讀。有的書要反復讀,細讀;有的書可以走馬觀花,快讀;但是一定要讀,這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③此外,要學好語言。不僅本國語言要學好,外國語也要學好。那種認為中文系學生不必學好外語的觀念,是一種短見,是很淺薄的。現在國門開放,不是閉關鎖國的時代了,中國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國,要靠語言這座橋梁。除了外國語,還有本國語。現代漢語要掌握好,寫文章要用語法,不要寫錯別字,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漢語。中文系學生不會直接閱讀古文,是恥辱。不要讀《白話史記》或《論語今譯》之類的書。不是那些書不好,而是中文系學生應當掌握好古漢語,直接和莊子和李白用他們當年的語言對話。還有,也許已超出了教學大綱的范圍了,但是我還要講,那就是中文系學生應當學毛筆字,還要識別繁體字。以上所說,對別人可能是苛求,而對中文系學生而言,則是必要的和起碼的。
                  ④因為文學是你們的專業,所以我還要談談文學。在我的心目中,文學是非常神圣的。我們講敬業,就是要對文學懷有敬畏之心。文學,有人說起源于勞動,有人說起源于游戲。在文學的功能中,是有游戲的成分,有讓人愉快讓人輕松的作用。但文學從根本上說不能等同于游戲,因此,我們不能游戲文學。
                  ⑤文學中的優秀部分,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人類崇高精神的詩化。文學是一種讓人變得高雅、變得充實、變得聰明、變得有情趣的精神產品。我們學習文學,是要把文學當作事業去創造、去發展、去發揚光大,而不是把它當做手中的玩物。我講這些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感于當前文學的某種缺陷和某種失落。
            (1)對第④段畫線句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文學和游戲的內容不一樣,我們開發不出游戲文學。
            B.文學和游戲的形式不一樣,我們不能創作游戲文學。
            C.文學從根本上說還不是游戲,游戲絕不能取代文學。
            D.文學是崇高的事業,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手中的玩物。
            (2)對選文第③段段落結構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總——分
            B.分——總
            C.總——分——總
            D.以上三種都不對
            (3)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①段提出一個人的成就和水平,最根本的決定因素是學習。學習包括積累和思考,但第一步是積累。
            B.第②段用一個“但”字做轉折,既連接了上文,又說明了無論怎樣發現和創造,其前提條件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即大量閱讀和思考。
            C.選文是謝冕教授在迎新會上所作的演講,作為一位老北大人和長者,他對北大新入學的學生寄予了無限希望,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新生的關愛之情。
            D.謝冕作為學者,雖然面對的是北大新生,但他演講的語言并不艱澀,而是樸實無華,不加雕飾,充滿著鼓動、號召的力量。

            發布:2025/1/3 2: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關漢卿和莎士比亞在設置人物來推動劇情發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輔佐性。他們的悲劇中,都只有一個突出的中心人物。關漢卿的《竇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竇娥,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中,中心人物則顯而易見地分別是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當然,莎士比亞的另外兩部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中心人物是處于矛盾漩渦中心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兩對情侶,但他們都是可以當作一體看待的。兩位戲劇家的核心人物設置手法,區別于后來出現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雙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戲劇人物設置。體現了較為保守的戲劇人物設置手法,符合單一戲劇線索的要求。
                  關漢卿的戲劇人物全部是善惡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氣、意志堅定、抗爭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則是狡猾奸詐、惡毒卑鄙、瞞上欺下的典型。這種人物的臉譜化,和中國戲曲的角色臉譜處理是分不開的。同時,也體現了由于時代的限制,文人思維的固定性一時無法改變。相比之下,莎士比亞的人物則顯得比較豐滿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繪的每一個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奧薩羅的嫉性沖動、麥克白的好勝野心,等等。這些都是人類性格共同的缺憾,這樣的處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顯得明朗鮮活、真實可信。
                  關漢卿的悲劇《竇娥冤》說的是勞動婦女受欺壓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會的底層百姓,而且還是在封建時代地位最卑賤的女性形象。她們力量微薄,信任所謂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謂清官,然而卻總是事與愿違。這部悲劇既揭示了劇中主人公受壓迫被欺凌的悲慘命運,也頌揚了她們的堅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亞的主人公則必須是貴族。這是由他所處時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臘羅馬悲劇傳統的影響所造成的。那時的人們認為,只有在擁有高貴血統和高尚靈魂的貴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繹災難性的悲劇。而低賤的平民是沒有資格成為悲劇主角的,他們的故事只能被寫入喜劇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運的原因,中外兩位戲劇家的看法也不一致。關漢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劇的結局,大多是因為社會勢力和當權者的殘暴,和異族對漢民族的殘害。所以,他會安排一系列代表社會病態的丑惡與奸邪,如搶劫、霸占、巧取豪奪、貪贓枉法等惡行來造成主人公的悲劇。可見,他表現的是悲劇的客觀性。莎士比亞則相反,他強調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結局,不能歸咎于客觀原因,而應該自己負責。另外,他的悲劇還存在人物被命運擺布,逃不出命運的宿命論色彩。
            (1)下列對“這種人物的臉譜化,和中國戲曲的角色臉譜處理是分不開的”一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漢卿戲劇人物臉譜化形成的原因 之一是中國戲曲的角色臉譜處理傳統。
            B.關漢卿戲劇人物臉譜化充分體現了中國戲曲的角色臉譜處理的特點。
            C.關漢卿戲劇人物臉譜化與中國戲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臉譜作標志的方法有關。
            D.關漢卿戲劇人物臉譜化有其深刻的中國戲曲角色臉譜處理的背景原因。
            (2)關漢卿和莎士比亞對造成戲劇人物命運原因的認識有所不同。下面與之有關的解說與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項是
             

            A.關漢卿戲劇表現的是人物悲劇的客觀性,而莎士比亞戲劇則表現人物悲劇的主觀性。
            B.關漢卿戲劇中的人物陷入悲劇的結局大多是社會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亞劇中人物陷入悲劇則是自身原因所致。
            C.關漢卿戲劇往往安排一系列來自于社會環境方面的病態惡行造成主人公悲劇,而莎士比亞戲劇則沒有此類刻意的安排。
            D.關漢卿的戲劇反映了社會環境是造成人物悲劇命運的原因,而莎士比亞戲劇將人物命運歸咎于主觀原因,故具有宿命論色彩。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兩部悲劇雖然中心人物分別是一對情侶,但仍體現了較為保守的戲劇人物設置法。
            B.莎士比亞突破了時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維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戲劇中所描繪的人物顯得比較豐滿和富于多面性。
            C.關漢卿的《竇娥冤》中主人公竇娥的悲劇,既是社會對底層百姓壓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無論是戲劇人物設置還是戲劇人物描繪,無論是劇中主人公身份還是造成人物命運原因的揭示,關漢卿和莎士比亞都各不相同,體現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發布:2025/1/3 5:0:2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題。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到現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了“禮尚往來”的儀節,說道:拿來!
                  ③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⑥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節選自《拿來主義》(節選))(1)解釋下列詞語。
            自詡:
             

            冠冕堂皇:
             

            (2)簡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含義。
            (3)第(5)段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是什么?
            (4)“送來”和“拿來”的區別是什么?

            發布:2025/1/3 8:0:45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