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情境一】
隨著初中生活進入到第二學期,小明所在的群體逐漸發生變化,他更喜歡融入小文、小軒所在的那個群體,他們積極樂觀,總是傳遞正能量……雖然各具特點,但志趣相投、個性相似,在許多事情上能夠產生共鳴,更重要的是他發現自己在加入其中后變得越來越好……與此同時,他逐漸想疏遠甚至脫離小學校友的那個群體。特別是有幾個原來的小學同學不思進取,時常提出抄作業這類要求,讓小明感到煩悶……
【情境二】
小明和小文、小軒等幾位同學自發組成了一個“我們愛科學”小團隊,利用周末和節假日一起參加某機構的科普活動,聽講座、動手做實驗……大家都覺得開闊眼界,既豐富了自己的頭腦,又加深了對許多事情的認識。然而,期末考試臨近,小明對自己課內的學習不如小文、小軒那么自信,于是他想專心復習,暫停期末復習期間的科普活動。小文認為,既然是團隊就要共進退,極力勸他堅持參加,這讓小明很為難……
(1)在上述兩個情境中,小明分別面臨怎樣的難題?
(2)在兩個情境中任選其一,為小明提一條妥當、合理且能比較有效解決問題的建議,并準確結合本學期所學,從兩個角度說明建議背后的相關思考。
小明所在的七年級(1)班在一次班會上,圍繞“要不要為了融入集體而刻意改變自己”展開辯論,請你參與其中。
正方:為了融入集體,需要刻意改變自己。
反方:融入集體,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己。
(3)請選擇其中一方觀點,結合本學期所學寫辯論詞。
①觀點明確,邏輯清晰,無科學性錯誤。
②準確運用本學期所學支持自己的觀點。
③字數不少于50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3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面對豐富的社會生活,錯誤的認識是( )
A.我們要主動認識社會 B.我們要積極融入社會 C.我們要在社會課堂中學習 D.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但可以離開社會 發布:2024/9/27 0:0:1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2.有一首童謠唱道:“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動;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下列觀點與這首童謠含義最相近的是( )
A.集體力量大小,取決于人數的多少 B.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 C.融入集體生活,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D.動物的生活與人類社會是相似的 發布:2024/12/27 20:0:1組卷:19引用:3難度:0.8 -
3.新學期開始,曉強成為了一名中學生。他走進了中學校園這個新的環境里讀書學習,認識的人很少,他感覺很孤單,面對這種情況。你認為曉強應該( )
A.專心于自己的學習,不去想這些事 B.只和小學的好朋友玩,不結交新朋友 C.主動向同學介紹自己,盡快融入新的班集體之中 D.和認識的同學加強聯系,對不認識的同學敬而遠之 發布:2024/9/24 7:0:8組卷:17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