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區域地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1世紀以來,東亞成為巴西、秘魯等拉美國家銅礦、鐵礦、大豆等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隨著中國鐵路建設產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以及中國同拉丁美洲地區雙邊合作的深化,中國與巴西、秘魯啟動了建設“兩洋鐵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如圖所示南美兩洋鐵路線路規劃。

(1)據圖可知,“兩洋鐵路”經過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人口稀疏稀疏區(稠密/稀疏),隨著“兩洋鐵路”的建成,將會削弱南、北美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的航運地位。
(2)據圖可知,“兩洋鐵路”西瀕太平太平洋。
(3)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分析“兩洋鐵路”建設成本高的原因。鐵路穿越高大山脈,沿線地形、地質條件起伏大,施工難度大;穿過多條河流,需要修建的橋梁里程長,工程量大;途經熱帶雨林區植被茂密,鐵路修建難度大、成本高,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熱帶雨林環境,投入資金多;途經氣候濕熱的熱帶雨林區環境惡劣,多毒蟲猛獸滋擾,用工成本高等等鐵路穿越高大山脈,沿線地形、地質條件起伏大,施工難度大;穿過多條河流,需要修建的橋梁里程長,工程量大;途經熱帶雨林區植被茂密,鐵路修建難度大、成本高,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熱帶雨林環境,投入資金多;途經氣候濕熱的熱帶雨林區環境惡劣,多毒蟲猛獸滋擾,用工成本高等等。
(4)指出中國參與“兩洋鐵路”建設的優勢條件。中國與秘魯、巴西等拉美國家關系良好,雙邊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鐵路建設經驗豐富;中國的資金相對充足;中國鐵路建設的技術和設備先進中國與秘魯、巴西等拉美國家關系良好,雙邊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鐵路建設經驗豐富;中國的資金相對充足;中國鐵路建設的技術和設備先進。
【答案】亞馬孫平原;稀疏;巴拿馬運河;太平;鐵路穿越高大山脈,沿線地形、地質條件起伏大,施工難度大;穿過多條河流,需要修建的橋梁里程長,工程量大;途經熱帶雨林區植被茂密,鐵路修建難度大、成本高,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熱帶雨林環境,投入資金多;途經氣候濕熱的熱帶雨林區環境惡劣,多毒蟲猛獸滋擾,用工成本高等等;中國與秘魯、巴西等拉美國家關系良好,雙邊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鐵路建設經驗豐富;中國的資金相對充足;中國鐵路建設的技術和設備先進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14 8:0:9組卷:57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讀美國本土示意圖及甲、乙兩城市氣候資料圖,完成25~27小題。
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脈--落基山 C.③海灣--墨西哥灣 D.④河流--亞馬孫河 發布:2024/12/14 12:18:40組卷:2引用:0難度:0.8 -
2.連接南北美洲大陸的天然陸橋是( )
A.麥哲倫海峽 B.中美地峽 C.巴拿馬運河 D.德雷克海峽 發布:2024/12/26 11:0:2組卷:43引用:3難度:0.7 -
3.如圖為“南美洲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2)圖中甲是
(3)圖中乙是
(4)大多數河流的水文特征與流經地區氣候密切相關。據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①河流域是發布:2024/12/26 8:30:1組卷:22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