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是第31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河南以占全國6.2%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0%的糧食。圖1為河南省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圖2為河南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河南省林地分布區的主要地形是 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 西部西部(填方位)。
(2)河南省分布范圍最廣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旱地旱地。據此推斷河南省多數地區傳統主食為 面食面食(填“米飯”或“面食”)。
(3)河南省雖然耕地面積全國第三,但人均耕地面積小。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合理的是 CC。
A.禁止一切建設,嚴防占用耕地
B.全省大力開發,增加耕地面積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糧食產量
D.實行人口外遷,減少人口總量
(4)燴面深受河南乃至全國人民的喜愛,河南人每年大約要吃下20億碗燴面。如今,國華食品等企業生產的“河南燴面”方便食品,讓全國各地都能品嘗到地道的燴面。速食燴面在制作面團時用工業技術模擬了撮、揉、捏、擠、拉、彈等工藝,達到傳統燴面外滑內韌、咀嚼有力的要求。省商務廳表示,將加強燴面文化特色的保護和宣傳,打造河南主食產業化最亮 麗的名片。結合圖文資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河南燴面產業化發展的條件。
【考點】河南省;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答案】山地;西部;旱地;面食;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8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河南林州境內山地、丘陵占86%,石灰巖廣布。紅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脈懸崖峭壁之上,是20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如圖為河南林州位置示意圖和紅旗渠局部景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人工天河】
林州市歷史上常連年大旱。1960年2月,引漳入林工程(紅旗渠)開工,其中干渠全長70.6千米,支渠長達上千千米,并與之前的水渠組網。工程建成后,年引水量達3.7億立方米。
(1)漳河發源于
(2)漳河上游分清漳河和濁漳河,與清漳河相比,濁漳河的含沙量
(3)請說出紅旗渠修建時面臨的困難
【鄉村振興】
近年來,林州重點扶持山區發展中藥材、小雜糧等坡地經濟,積極發展有機雜糧種植、保健品和藥品深加工產業,帶動農民致富。如今坡地經濟已成為林州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4)請說出坡地經濟給林州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發布:2024/12/26 12:30:1組卷:12引用:3難度:0.3 -
2.2021年7月20日下午四點至五點,鄭州市降水量達200mm。鄭州僅用一天時間降雨量達到了630mm,接近當地常年一年的總降水量。河南省多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特大暴雨量級。全國人民心系河南,多省區支援河南抗洪救災。究其原因,與河南的氣候類型、地形特點、臺風“煙花”、境內有一條幫倒忙的河流都有關系。讀“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河南省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河南境內一條幫倒忙的河流”,該河流是
(2)人們常說“禍不單行”,洪水會引發的地質災害有
(3)河南省(圖中黑色陰影區域)大部分地區屬于
(4)河南省地形特點也是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之一,根據圖寫出河南省的地勢特點:
(5)臺風“煙花”是河南特大暴雨的“罪魁禍首”之一,請寫出臺風對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或有利影響:發布:2024/11/28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2 -
3.【聚焦熱點】
主題:聚焦河南特大暴雨。
資料一:2021年7月20日下午四點至五點,鄭州市降水量達200mm。鄭州僅用一天時間降下了630mm的雨量,接近當地常年一年的總降水量。河南省多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特大暴雨量級。全國人民心系河南,多省區支援河南抗洪救災。究其原因,與河南的氣候類型、地形特點、臺風“煙花”、境內有一條幫倒忙的河流都有關系。
資料二: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河南省地形圖。
思考完成:
(1)寫出河南?。▓D中黑色陰影)所屬氣候類型及特點
(2)河南省地形特點也是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之一,根據如圖寫出河南省的地勢特點
(3)臺風“煙花”是河南特大暴雨“罪魁禍首”之一,請寫出臺風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4)你能說出“河南境內一條幫倒忙的河流”是哪條河流嗎發布:2024/11/28 8:0:1組卷:4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