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如圖甲)是溫州特產水果之一。楊梅樹雌雄異株,即雄性植株只開雄花,雌性植株只開雌花,其花為風媒花。

(1)楊梅酸甜汁多,此性狀是由 基因基因決定的。
(2)我市某學校計劃在生態園中種植1株雄性楊梅樹和5株雌性楊梅樹。為了使楊梅樹能夠在自然條件下完成傳粉,某同學在設計6株楊梅樹種植分布時,除查詢植株的合理間隔距離外,還需查詢的關鍵信息是 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
(3)楊梅易滋生霉菌,霉菌繁殖會在果實表面形成白點。針對長有白點的楊梅是否可以食用,三位同學有不同的觀點(圖乙):針對上述三個觀點,選擇一個你支持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乙,白點含有較多霉菌,會產生毒素,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乙,白點含有較多霉菌,會產生毒素,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答案】基因;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乙,白點含有較多霉菌,會產生毒素,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9 5:0:2組卷:260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為人體某對染色體上基因(A、a為染色體上的基因)的遺傳圖解.據圖回答:
(1)從圖中可看出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為親代體細胞中的
(2)若A為控制雙眼皮的基因,其子代出現單眼皮、雙眼皮性狀的比例為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為A、a)、高稈和矮稈(基因為B、b)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現有不抗病矮稈玉米種子(甲),研究人員欲培育抗病高稈玉米,進行以下實驗:取適量的甲,用合適劑量的γ射線照射后種植,在后代中觀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稈1株(乙)和不抗病高稈1株(丙)。將乙與丙雜交,F1中出現抗病高稈、抗病矮稈、不抗病高稈和不抗病矮稈.選取F1中抗病高稈植株上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選出純合二倍體的抗病高稈植株(丁)。另一實驗表明,以甲和丁為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均為抗病高稈。
請回答:
(1)對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發現,控制其葉綠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該基因不能正常
(2)上述培育抗病高稈玉米的實驗運用了
(3)從基因組成看,乙與丙植株雜交的F1中抗病高稈植株能產生
(4)請用遺傳圖解表示乙與丙植株雜交得到F1的過程。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3.克隆羊“多莉”,是將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移植到黑面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經過一系列培育而成。根據遺傳學原理,“多莉”的面部毛色應是(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間 D.不能確定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