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華士醬油,素負盛名,與鎮江醋齊名,民間素有“華士醬油鎮江醋”之說。華士醬油制品分為原油、母油、露油、冰油等種類,色澤深紅,品質濃醇,倒注時有粘度,置于碗中,凝而不散,其味鮮美可口。小永等同學利用所學知識測量了華士醬油的密度。
          實驗一
          實驗器材:天平、燒杯、量筒
          (1)把天平放在
          水平臺上
          水平臺上
          ,將游碼移至
          標尺左端零刻度線
          標尺左端零刻度線
          ,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接下來進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m1
          B.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0
          C.將待測醬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m2
          D.將燒杯中醬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醬油的體積V;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上述步驟中
          B
          B
          是多余的,合理的實驗順序是:
          CDA
          CDA

          實驗數據如圖1所示:

          (3)由圖可得,量筒中醬油的質量為
          45
          45
          g,體積為
          40
          40
          cm3,醬油的密度為
          1.125
          1.125
          g/cm3
          實驗二:由于實驗需要的步驟較多,操作比較麻煩,聯想到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小永和小伙伴們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塑料小桶改裝成可以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如圖2所示),使用時只要在小桶內裝滿待測液體,就可從彈簧秤指針指示的位置直接讀出液體的密度。

          將塑料小桶中分別裝滿已知密度的四種不同液體后,用彈簧秤稱它們的重力,數據如表:
          液體的密度(g/cm30.81.01.21.4
          彈簧秤的示數(N)1.41.61.82.0
          (4)分析此表,同學們發現液體的密度與彈簧秤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圖3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規律的圖象是
          B
          B

          (5)若小桶中盛滿某種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時,彈簧秤的示數是2.5N,可推算出了該液體的密度是
          1.9
          1.9
          g/cm3
          (6)請你在圖中的彈簧測力計上標出該密度秤的零刻度線(將相應刻度線向右延長)。
          (7)若要增大該秤的稱量范圍,可采取的措施有:
          減小桶的質量
          減小桶的質量
          (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水平臺上;標尺左端零刻度線;B;CDA;45;40;1.125;B;1.9;減小桶的質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7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小紅用自制杠桿測物體的密度,裝置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在杠桿上掛有重為50N的重物B,杠桿的左端通過細繩(繩的中間串一個彈簧測力計)跨過定滑輪懸吊著重物A處于靜止狀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N,杠桿處于水平位置。現向容器C中緩慢注水,使A浸沒,測力計示數變為20N.托起水杯,使A接觸容器的底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為10N,同時移動物體B的懸掛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杠桿、彈簧測力計、細線和滑輪的質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計,ρ=1.0×103kg/km3,g=10N/kg。
            (1)若杠桿長度為1m,在物體A懸空時,物體B的懸點位置與O的距離為
            cm;
            (2)物體A的密度為
            g/cm3
            (3)物體B的懸掛點移動的距離與桿長之比為

            (4)若考慮彈簧測力計的重力,測出物體A的密度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請說明理由

            發布:2024/11/12 8:0:1組卷:229引用:1難度:0.4
          • 2.小明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測一塊礦石的密度,他選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稱量為200g)、量筒、燒杯、杠桿、彈簧測力計(量程為0~5N)、細線、水。(g=10N/kg)

            (1)小明同學首先進行估測,他感覺礦石比一瓶500ml的礦泉水還沉,于是他沒有直接用天平來測礦石的質量,他的理由是

            (2)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借助杠桿來測量礦石質量
            ①發現杠桿右端下沉,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選填“左”或“右”),若未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就進行測量,則質量的測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
            ②小明用已調節好的杠桿進行實驗,讀出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8N,則該礦石的質量m=
            kg。
            (3)接著他用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他的做法是:
            ①將礦石放入燒杯,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讓礦石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
            ②取出礦石,用量筒量取150mL水,倒入燒杯,直至達到標記位置為止,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圖丙所示,則礦石的體積V=
            cm3,礦石的密度ρ=
            kg/m3
            (4)小明利用家中的電子秤設計出如下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在電子秤上,打開開關并設置歸零;
            ②如圖丁所示,用細繩系住礦石,手提細繩將礦石緩慢浸沒在燒杯內的水中,讀出電子秤的示數為m1
            ③松開細繩,使礦石沉入燒杯底部,如圖戊所示,待電子秤示數穩定后,讀出其示數為m2
            ④則礦石的密度為

            發布:2024/11/12 8:0:1組卷:196引用:1難度:0.4
          • 3.小王利用如圖甲、乙、丙實驗器材測出礦石的密度。器材有:天平(最大稱量為200g)、量筒、燒杯、杠桿、彈簧測力計(量程為5N)、細線、水。(取g=10N/kg,礦石不吸水)

            (1)小王估測礦石比一瓶500mL的礦泉水重,則
            直接用天平測量礦石質量。(選填“能”或“不能”)
            (2)如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4N,則該礦石的質量m=
            kg。
            (3)如圖乙是測礦石的體積的操作:
            A.將礦石放入燒杯,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讓礦石浸沒,在水面位置做上標記;
            B.取出礦石;
            C.用量筒往燒杯中加水,直至

            (4)用量筒往燒杯中加水,先加了100mL水,接著又量取50mL水,繼續往燒杯中加,達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圖丙所示,則礦石的密度ρ
            kg/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小王將杠桿改裝成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如圖丁所示,測量時,小桶位置固定,裝滿待測液體,移動礦石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密度值。若小桶受到某種擾動位置向左發生了少量偏移,則所測液體的密度
            (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若要增大該秤的量程,應換用容積較
            的小桶。

            發布:2024/11/12 8:0:1組卷:141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