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桑基魚塘分布在我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水鄉,是一種典型的水陸物質和能量交換型生態工程,如圖為某地桑基魚塘的能量流動簡圖。

(1)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 魚飼料等人工輸入能量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魚飼料等人工輸入能量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魚塘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較 低低。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2)將蠶沙(糞便)投入魚塘供給魚食用,蠶沙中的能量屬于第 一一營養級。生態農業比單一農業經濟效益高,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是因為生態農業 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物種組成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某同學提出將該生態系統進行改進,在桑樹下種植大豆,大豆下種植草菇,實現立體農業,利用的原理是 群落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
某棄耕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陽能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9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標志重捕
標志重捕
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 80
80
只/hm2。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比實際值 偏大
偏大
。(偏大/偏小/不變)(5)能量從田鼠傳遞到助的傳遞效率是
3%
3%
。田鼠和鼬都是恒溫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6)鼬能夠依據田鼠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后者,田鼠同樣也能夠依據鼠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可見,信息傳遞能夠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考點】生態工程的實例和發展前景;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
【答案】魚飼料等人工輸入能量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低;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一;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物種組成;群落的空間結構;標志重捕;80;偏大;3%;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稻鴨共作是一種綜合農業技術。鴨子可為水稻除草、控蟲、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為鴨提供充足的水、適量的食物以及勞作、棲息場所,最終獲得無公害、安全、優質的大米和鴨肉。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B.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由水稻、雜草、鴨子和昆蟲組成 C.稻鴨共作生態農業實現了物質良性循環與能量多級利用 D.一塊稻田中全部的稻飛虱(一種有害昆蟲)屬于一個種群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2.如圖是某地農民以沼氣為紐帶建立的農業生態系統。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環境中,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機物變成沼氣的過程主要分為兩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細菌將糞便、秸稈中的復雜有機物分解成簡單有機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CO2還原成甲烷,甲烷菌也從中獲得能量而生長。回答下列問題:
(1)該系統有效促進了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
(2)沼氣池中參與發酵的甲烷菌是一種細菌,其可遺傳變異的主要來源是
(3)沼氣池中參與發酵的細菌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屬于發布:2025/1/7 8:0:2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在水庫的上游,將廢棄農田和鹽堿地改造成大面積蘆葦濕地,通過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問題,使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流經該濕地的總能量是該濕地中的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大量種植蘆葦的原因是蘆葦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C.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可利用正反饋調節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 D.從廢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45引用:1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