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尼斯發現,水銀的電阻率(表示單位長度單位橫截面積的某種材料的電阻)并不像預料的那樣隨溫度降低逐漸減小,而是當溫度降到4.15K(-269℃)附近時,水銀的電阻突然降到零。某些金屬、合金和化合物,在溫度降到絕對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溫度時,它們的電阻率突然減小到無法測量的現象叫做超導現象,能夠發生超導現象的物質叫超導體。
          超導體由正常態轉變為超導態的溫度稱為這種物質的轉變溫度(或臨界溫度)Tc。現已發現大多數金屬元素以及數以千計的合金、化合物都在不同條件下顯示出超導性。如鎢的轉變溫度是0.012K(約為-273℃),鋅為0.75K(-272.4℃),鋁為1.196K(約為-272℃),鉛為7.193K(約為-266℃)。
          20世紀80年代初,米勒和貝德諾爾茨開始注意到某些氧化物陶瓷材料可能有超導電性,他們的小組對一些材料進行了試驗,于1986年在鋇一釔一銅一氧化物中發現了T=35K(-238.2℃)的超導電性。1987年,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科學家在鋇一釔一銅氧化物中發現Tc處于液氮溫區有超導電性,使超導陶瓷成為極有發展前景的超導材料。
          2009年10月10日,美國科學家合成物質(T14Ba)。將超導溫度提高到254K(-19.2℃),僅比冰的熔點低19.2℃,對于推廣超導的實際應用具有極大的意義。在電廠發電、輸送電能等方面若能采用超導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電阻引起的電能損耗。如果用超導材料來制造電子元件,由于沒有電阻。不必考慮散熱的問題,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縮小,進一步實現電子設備的微型化。
          (1)通過本文的描述,“電阻率”是描述材料
          導電性能
          導電性能
          (選填“導電性能”或“導熱性能”)的物理量;
          (2)合成的物質(T14Ba),若溫度在-19.2℃以下時,其電阻幾乎為
          0
          0

          (3))請你分析:在實際應用中,超導現象更適合應用于哪個實例中?
          C
          C
          (請填寫選項字母)。
          A.滑動變阻器
          B.導線
          C.LED燈

          【答案】導電性能;0;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25 2:0:2組卷:20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如圖甲是發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它是利用
            (選填“導體”、“絕緣體”、“半導體”、“超導體”,下一空同前)材料制成的;某些材料在特定溫度下,電阻接近于零,這種材料物理學上稱之為
            ;某手機移動電源(俗稱充電寶)如圖乙所示,有兩個輸出端,通過電源線可以單獨或同時為手機充電,這兩個輸出端的連接方式是
            聯。

            發布:2024/12/24 4:0:1組卷:496引用:11難度:0.8
          • 2.關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4 2:0:1組卷:48引用:2難度:0.8
          • 3.日前,我國科學家首次通過實驗發現二維極限下的單層Bi-2212具備高溫超導所需的一切因素。利用超導材料電阻為零的特性。你認為超導材料最適合用來做(  )

            發布:2024/12/24 1:30:1組卷:171引用:3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