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氣候分界線,為何決定了秦長城的走向?今天的環縣又有怎樣的發展?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秦漢時期,環縣是中原王朝與塞北游牧部落競相爭奪的區域,秦長城即位于環縣古城的北部。在古代,從環縣出發一路南下,就能抵達秦、西漢、隋、唐等多個朝代的都城所在地——關中平原。
(1)環縣位于甘肅省東部的黃土高原區,東北、西面分別與 陜西省陜西省和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省區)接壤,從地圖上看,環縣距離西安僅約 288288千米。
(2)觀察戰國秦長城的走向,基本與 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氣候分界線)重合。從年降水量的分布狀況看,環縣是一個半 耕耕半 牧牧(農業部門)的地區,其分界線大體從環縣的 北北部穿過。結合地形特征,環縣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秦漢時期的中原王朝,主要的農業生產部門是 種植業種植業,環縣發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為 降水降水、地形地形。
上世紀九十年代,青銅峽的黃河流水被引入環縣,環縣種植了多達1000多平方千米的紫花苜蓿,打造出國內少見的人造草場。紫花苜蓿收割后很容易變干,不發霉、營養成分高。
(3)簡要分析將黃河水引入環縣對其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意義。
環縣古城是一座多朝代地層疊加的古城池,當地有這樣一句民謠,“環縣城套城,從秦修到明”,一千多年來,環縣古城始終在原址上重建。

(4)結合前面資料,簡要說出環縣古城歷朝在原址上興建的原因。
(5)簡要描述自秦代以來環縣城區的變化特點。
【答案】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288;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耕;牧;北;水土流失;種植業;降水;地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6引用:1難度:0.2
相似題
-
1.蘭州的緯度位置大約位于36°N附近,屬于( )
A.高緯度地區 B.低緯度地區 C.極地地區 D.中緯度地區 發布:2024/11/15 8:0:2組卷:38引用:22難度:0.7 -
2.閱讀下列材料和地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4月24日19時9分和20時,甘肅民勤兩次出現“黑風”;20時37分,甘肅酒泉出現“黑風”。“黑風”是一種強沙塵暴,大風揚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墻,所過之處能見度幾乎為零。?
材料三:甘肅省舟曲縣因強降雨發生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1)降溫6℃以上的地區都分布在我國
(2)沙塵暴多發的季節一般是在
(3)甘肅省為什么會頻繁發生沙塵暴?如何防治沙塵暴的發生?
(4)從圖中可知,舟曲縣位于甘肅省南部,
(5)我國的泥石流常發生在(一個正確選項)
A.西北內陸的盆地
B.東部河湖眾多的平原
C.森林茂密的山區
D.巖石破碎松散、植被覆蓋率低的山區發布:2024/10/24 19:0:2組卷:0引用:1難度:0.3 -
3.讀我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甘肅位于我國西北內陸,處在
(2)據圖中等降水量線判斷,我省年降水量分布特點是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糧倉,說出河西走廊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條件
(4)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能夠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季風氣候,空氣濕潤
B.人類干擾少
C.氣候干燥,不易受潮
D.維護手段先進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20引用:3難度:0.4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