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設和自然生態保護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高速公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對環境危害的認識不足,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目前,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危害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造成水土流失。公路建設對山區自然植被造成破壞,土壤持水能力大為下降,喪失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二是破壞自然生態。山區自然生態植被茂盛,公路建設必然毀損周邊的樹林草地,破壞原有地表自然植被,易造成生態環境惡化。三是影響自然景觀。山區公路的建設在不同程度上破壞了原有自然面貌,影響了生態平衡。
早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等高速公路發達的國家就已經著手建立公路環保法律體系和管理機構,在公路建設中充分體現了“環保優先”的原則,以減少可能產生的許多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問題。在工程設計中,寧可加大工程造價,也不大挖大填,破壞生態平衡。
(1)高速公路的建設危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有人認為,高速公路建設對自然生態破壞主要影響到的是山區農村,跟城里人無關。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
(3)如何處理好高速公路的建設和自然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請結合閱讀資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考點】科學學習方法.
【答案】(1)一是造成水土流失。二是破壞自然生態。三是影響自然景觀。
(2)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自然生態的破壞會影響到每一個人,自然環境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3)著手建立公路環保法律體系和管理機構,在公路建設中充分體現了“環保優先”的原則,以減少可能產生的許多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問題。在工程設計中,寧可加大工程造價,也不大挖大填,破壞生態平衡。
(2)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自然生態的破壞會影響到每一個人,自然環境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3)著手建立公路環保法律體系和管理機構,在公路建設中充分體現了“環保優先”的原則,以減少可能產生的許多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問題。在工程設計中,寧可加大工程造價,也不大挖大填,破壞生態平衡。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5/4/21 5:30:2組卷:2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