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一所示,是八年級一班實驗小組“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的示數。

(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22N;
(2)分析丙、丁兩圖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液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有關;
(3)根據上述實驗可以得出金屬塊的密度是 2.4×1032.4×103kg/m3,鹽水的密度是 1.2×1031.2×103kg/m3。
(4)小組實驗完成后,有小組成員聯想到壓力、壓強的知識,提出了兩個問題(以下兩空選填“>”、“=”或“<”):
①乙、丙兩圖中金屬塊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分別為p1、p2,則p1<<p2。
②丙、丁兩圖中金屬塊上表面與下表面的壓力差分別為ΔF1、ΔF2,則ΔF1<<ΔF2。
(5)小明完成上述探究后,繼續利用圖二進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探究。
以上探究中,不重復操作的合理順序是 DBCADBCA(只填字母)。若圖中F1、F2、F3、F4四個力之間的關系式 F2-F3=F1-F4F2-F3=F1-F4成立,則可得出結論F浮=G排。

【答案】2;液體的密度;2.4×103;1.2×103;<;<;DBCA;F2-F3=F1-F4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5 8:0:8組卷:2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其中桶A為圓柱形。
(1)小芳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圖甲、乙所示,則桶B重 N。
(2)如圖丙所示,將空桶A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
測出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如圖丁所示,則桶A排開水的重力為 N,空桶A受到水的浮力為 N。
(3)接著小芳同學往桶A中加入沙子進行實驗(桶A仍漂?。玫?組數據,表格如下,其中有明顯錯誤的是第 次,實驗中,隨著加入沙子越多,桶A排開水的體積就越 (選填“大”或“小”)。次數 1 2 3 4 桶A與沙子的總質量/N 2.4 2.8 3.2 3.4 桶B與水的總重量/N 4.0 4.4 4.6 5.0 發布:2024/8/9 8:0:9組卷:13難度:0.5 -
2.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之后,甲、乙兩位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驗證。
(1)下面是他們填寫的實驗報告,請幫他們填寫完整。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研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實驗器材:量筒、水、金屬塊、彈簧測力計、細線。
實驗步驟:
①在彈簧測力計下用細線懸掛一塊金屬塊,靜止后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則G金=。
②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按圖示記下水面的示數V1。
③將金屬塊完全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則F浮=。
……
(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則F浮與(V2-V1)應滿足的關系式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甲同學實驗后,乙同學用小木塊替換金屬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將小木塊緩慢進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零,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發布:2024/9/10 11:0:12組卷:254引用:3難度:0.9 -
3.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實驗的最佳順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圖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是 N。通過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
(3)以下情況會影響結論的是 。
A.圖乙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
B.圖乙中物體未全部浸沒在水中發布:2024/12/24 0:0:1組卷:109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