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
          (1)【實驗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種子自植株開花后60天開始逐漸成熟,至開花后81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該植物不同成熟度種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數后的發芽率差異.
          材料準備:
          ①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為測種子發芽率而準備實驗材料的合理方案是
          自植物開花后60天開始,每隔一定天數采摘一批種子,至開花后81天為止,并將每批種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數后備測
          自植物開花后60天開始,每隔一定天數采摘一批種子,至開花后81天為止,并將每批種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數后備測

          實驗過程:
          ②按照方案準備好種子后,將種子合理分組并發芽.下列不屬于實驗時需控制的因素是
          D
          D

          A.每組種子的數量       B.發芽的溫度和濕度     C.發芽時的光照        D.芽的長度
          數據采集及處理:
          ③將實驗數據繪制成圖,則該直角坐標系的橫坐標名稱是
          自然干燥天數
          自然干燥天數
          ,縱坐標名稱是
          發芽率
          發芽率

          (2)【實驗二】
          研究背景:該植物種子春播萌發后,對缺水環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現為胚根萎縮甚至脫落,發芽停止.
          研究目的:對發芽不同天數的種子,干旱處理后再補水,通過比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長能力,研究發芽不同天數種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導農業灌溉.
          實驗材料:根據實驗一的結果,選取最佳發芽率的種子.
          實驗過程:
          一、此實驗宜將種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發芽,而不是用培養皿發芽的主要原因是
          便于觀察胚根形態和數量、便于測量胚根長度
          便于觀察胚根形態和數量、便于測量胚根長度

          二、下列①④實驗步驟:
          ①將種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脫水4天(模擬春播干旱)
          ③種子發芽不同天數    
          ④測量發芽不同天數的胚根長度等
          使用實驗步驟①~④(步驟可重復使用),針對研究目的,用實驗步驟的編號寫出合理的實驗流程.
          ①→③→④→②→③→④
          ①→③→④→②→③→④

          【考點】受精作用
          【答案】自植物開花后60天開始,每隔一定天數采摘一批種子,至開花后81天為止,并將每批種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數后備測;D;自然干燥天數;發芽率;便于觀察胚根形態和數量、便于測量胚根長度;①→③→④→②→③→④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96引用:1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人體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30:1組卷:153引用:4難度:0.5
          • 2.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受精的表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5
          • 3.動物受精卵中細胞質主要來自(  )

            發布:2024/12/31 0:30:1組卷:19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