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2016 年 12 月 2 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
                一直作為中國形象標志的“龍”近日成為關注焦點。先是報道稱:有專家提出“為避免西方誤解,不以龍作中國形象標志”,因為“龍”的英文是“Dragon”,它在西方世界被人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這樣的形象容易讓那些對中國歷史、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國人產生一些聯想。
                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了眾多關注。網絡調查顯示,九成投票者反對“棄龍”,當事人吳友富教授澄清說,他無意“棄龍”,本意是希望“龍”的形象更完整、更豐滿。隨后,又有專家提出,應為“中國龍”重新確定英文譯名……
                請就這一問題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足,不超過 80 字。

          【考點】看法建議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寒假將至,如何不過度依賴手機等電子產品,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是很多同學需要面對的問題。請你為高一同學寒假期間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提一兩條建議。要求:條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發布:2025/1/1 4:30:2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魯國之法,魯人為奴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謙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子貢的名字)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兩位弟子都是在做好事,子貢好人做到底,連贖金都不想取回了,孔子卻認為他做錯了;而子路救人后竟然接受了人家送的一頭牛,卻得到孔子的肯定。請問孔子這樣做,最主要的著眼點是什么?

            發布:2024/12/9 13:30:1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根據以下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你的觀點,寫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時評類文字。
                  對于不少年輕人來說,若沒有日歷的提示,一些傳統佳節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諸如“寒食節”“重陽節”“臘八節”,其起源、內涵、習俗早被淡忘,而感恩節、圣誕節等西方節日、卻得到不少人的熱捧,像11月11日“雙十一”、5月17日“吃貨節”等節日,也已成為大眾購物消費的狂歡節。

            發布:2024/12/31 22:30:1組卷: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