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題
材料一 孫濤是一名 16 歲中學生,他家境一般,不好學習,且向往過上富有的生活,享受人生。他沉迷于網絡游戲,手頭緊張就勒索綁架了自己的網友小亮,最后受到法律的嚴懲,鋃鐺入獄。
材料二 古人云:“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在我國的一些大學如華東理工大學和廈門大學都以“止于至善”作為校訓,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更應該明確“止于至善”的道理。
(1)材料一中孫濤的行為符合“行己有恥”的要求嗎?為什么?
(2)“行己有恥”是青春探索的底線,中學生該如何做到這一要求?
(3)結合材料二“止于至善”是青春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培養這一品格?
(4)請搜集“行己有恥”和“止于至善”的名句或例子。
【考點】行己有恥.
【答案】(1)不符合。理由: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要去做。
(2)①有羞恥之心,提高辨別能力。②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④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3)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幾區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慎獨和自省,端正自己的行為。④培養兼濟天下的胸懷。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①有羞恥之心,提高辨別能力。②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④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3)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幾區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慎獨和自省,端正自己的行為。④培養兼濟天下的胸懷。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