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物理學家博特利用α粒子轟擊鈹(94Be)原子時,產生了一種中性射線,人們稱為“鈹輻射”,這種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查德威克認為這種射線是一種中性粒子流,并測得了該粒子的質量,從而宣告了中子的存在。
(1)請寫出α粒子轟擊鈹(94Be)的核反應方程
(2)為了測得中性粒子的質量,查德威克讓鈹輻射中的中性粒子與靜止的原子核發生正碰。假如碰撞是彈性碰撞,請證明碰后原子核的速度為:v2′=2m1m1+m2v
其中m1是中性粒子的質量,v為其初速度,m2是原子核的質量。
(3)讓中性粒子分別與靜止的氫原子核、氮原子核發生碰撞,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3.3×107m/s,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4.4×106m/s。若氫核質量為mH,氮原子核的質量是氫原子核質量的14倍。請計算中性粒子的質量與氫核質量mH的關系?
(
9
4
B
e
)
(
9
4
B
e
)
v
2
′
=
2
m
1
m
1
+
m
2
v
【答案】(1)α粒子轟擊鈹的核反應方程為:→;
(2)證明: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1v=m1v1′+m2v2′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聯立解得碰后原子核的速度為:
(3)中性粒子的質量與氫核質量mH的關系為:m1=mH
(
9
4
B
e
)
4
2
H
e
+
9
4
B
e
1
0
n
+
12
6
C
(2)證明: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1v=m1v1′+m2v2′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
m
1
v
2
=
1
2
m
1
v
′
2
1
+
1
2
mv
′
2
2
聯立解得碰后原子核的速度為:
v
2
′
=
2
m
1
m
1
+
m
2
v
(3)中性粒子的質量與氫核質量mH的關系為:m1=mH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8 8:0:10組卷:130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氚核(
H)是重要的核燃料,地球上的氚核非常少,用中子轟擊鋰核(31Li)可以得到氚核(63H)并產生一個新核X,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1A.X與( H)質量數相同31B.X與( H)中子數相同31C.該核反應為輕核聚變 D.該核反應為α衰變 發布:2024/12/14 10:30:2組卷:24引用:1難度:0.8 -
2.用α粒子轟擊鈹
Be時會得到新的原子核94C并同時放出一種射線,該射線是( )126A.質子流 B.電子流 C.中子流 D.光子流 發布:2024/12/1 14:30:1組卷:109引用:1難度:0.8 -
3.用α射線轟擊鋁箔
Al人工產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713P和某種粒子A,放置一段時間T后,部分3015P衰變產生3015Si和正電子。現用如圖所示裝置檢測3014P在時間T內的衰變率:將核反應產物(電離態的P3-、電離態的Si4+、α粒子、粒子A、正電子等五種粒子)一起注入到加速電場的中心P,忽略各粒子的初速度,部分粒子經電場加速形成的粒子束1從正極板的小孔M射出,被探測板1收集;部分粒子經電場加速后形成粒子束2從負極板上的小孔N射出,沿半徑為R的圓弧軌跡通過靜電分析器,經由速度選擇器篩選后(速度選擇器中不同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在磁分析器中沿半圓弧軌跡偏轉,最后被磁場邊界處的探測板2收集。其中加速電場的電壓大小為U,靜電分析器中與圓心O1等距離的各點場強大小相等,方向指向圓心,磁分析器中以O2為圓心的足夠大半圓形區域內,分布著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經檢測,探測板1收集的電荷量為Q1,探測板2收集電荷量為Q2。設原子核中每個核子的質量均為m,整個系統處于真空中,忽略檢測過程中發生的衰變,不計重力、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對論效應,且已知元電荷量為e。3015
(1)寫出α粒子轟擊鋁箔的核反應方程:
(2)求靜電分析器中粒子運動軌跡處電場強度的大小;
(3)求時間T內發生衰變的P與人工產生的3015P的比值η;3015
(4)若磁分析器中磁場有較小的波動,其變化范圍為B-ΔB至B+ΔB,為將進入磁分析器的粒子全部收集,探測板2的最小長度L是多少。發布:2024/12/1 17:30:1組卷:130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