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調查數據顯示,有57.8%的青少年選擇微信作為與朋友溝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會把網上沒見過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會在朋友圈曬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有69.9%的青少年相信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有37.1%的青少年使用過微信支付進行消費。
材料二:“四有好網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網民。網絡空間文明秩序的建立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做“四有好網民”,既是網絡新文明的基石,也是網絡空間新秩序的基石,更是網絡強國的基石。為此,該校八年級(1)班向全校學生發出爭做“四有好網民”的行動倡議。
我思考:(1)上述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問題?
我分析:(2)有人說:“網絡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我踐行:(3)根據材料二請你寫出倡議書的內容要點。
【考點】網絡交往的兩面性;網絡交往時學會自我保護.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較普遍,但缺乏安全意識和信息甄別能力。
(2)使用網絡有利和弊。利表現在: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④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⑤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⑥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弊表現在:①在網絡時代,人人能夠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歪曲事實,誤導大眾;②有的人隨意宣泄情緒,謾罵、中傷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③有的人實施網絡詐騙,侵害他人的利益;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④在網絡上還有信息泄密、手機竊聽、窺密偷拍等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讓人防不勝防。④各種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會給被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
(3)①學會自我保護;②遵守道德和法律;③學會“信息節食”;④傳播網絡正能量。
(2)使用網絡有利和弊。利表現在: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④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⑤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⑥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弊表現在:①在網絡時代,人人能夠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歪曲事實,誤導大眾;②有的人隨意宣泄情緒,謾罵、中傷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③有的人實施網絡詐騙,侵害他人的利益;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④在網絡上還有信息泄密、手機竊聽、窺密偷拍等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讓人防不勝防。④各種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會給被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
(3)①學會自我保護;②遵守道德和法律;③學會“信息節食”;④傳播網絡正能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8引用:1難度:0.2
相似題
-
1.互聯網超越時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連在一起,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讓我們有更多機會結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體現了網上交往具有的特點是( )
A.虛擬、直接、公開 B.虛擬、平等、真實 C.虛擬、平等、公開 D.虛擬、平等、自主 發布:2024/12/20 19:30:2組卷:47引用:6難度:0.7 -
2.“碼字語音隨便侃,斷網身份無人曉。”這充分說明網絡上的人際交往具有( )
A.自主性 B.平等性 C.真實性 D.虛擬性 發布:2024/12/20 9:0:2組卷:179引用:9難度:0.7 -
3.比爾?蓋茨曾說過:“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對方是一條坐在電腦前會敲擊鍵盤的一條狗,這說明( )
A.網絡是虛假的,網絡交往中絕對不能講真話 B.網絡交往中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忌的宣泄 C.任何動物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放松心情 D.網絡交往的對象具有虛擬性,隱蔽性,需要慎重對待 發布:2024/12/18 6:0:2組卷:203引用:3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