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農田開始使用某種殺蟲劑時,對某種害蟲的殺滅效果顯著,但隨著該種殺蟲劑的繼續使用,該種害蟲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片農田中全部的該種害蟲的總和稱為 種群種群,該種害蟲全部個體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 基因庫基因庫。
(2)害蟲抗藥性變異產生于使用殺蟲劑 前前(“前”或“后”)。由于同種殺蟲劑的反復使用,害蟲的抗藥性狀逐代積累并加強,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 變異變異是不定向的,但 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3)在對該種害蟲的群體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群體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害蟲群體是否發生了進化?否否,理由是 因為該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發生變化因為該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發生變化。
(4)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 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一定方向進化,因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當然,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而是 協同進化協同進化的。
【答案】種群;基因庫;前;變異;自然選擇;否;因為該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發生變化;基因頻率;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協同進化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8 8:0:10組卷:32引用:4難度:0.7
相似題
-
1.大腸桿菌突變菌株A為甲硫氨酸缺陷型,菌株B為酪氨酸缺陷型,均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中生長,同時這兩種菌株都存在鏈霉素敏感型(strs)和鏈霉素抗性型(strr)。某同學將兩種菌株接種到不同培養基上,并在適宜的無菌條件下培養,結果如表所示。已知菌株間不發生鏈霉素抗性基因的轉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培養基
現象
處理不含鏈霉素的基本培養基 含鏈霉素的基本培養基 實驗甲(Astrr×Bstrs) 有菌落 有菌落 實驗乙(Astrs×Bstrr) 有菌落 無菌落 A.突變菌株可通過紫外線照射法誘導野生型菌株突變獲得 B.營養缺陷型菌株可能缺少催化相應營養物質合成的酶 C.菌株能在不含鏈霉素的基本培養基生長是因為發生了基因重組 D.由以上實驗結果可推知A菌株的遺傳物質轉移至B菌株中 發布:2024/6/29 8:0:10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2.原雞是家雞的祖先,但家雞的產蛋量高,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人工選擇 B.適者生存 C.基因突變 D.自然選擇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某植物種群,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則:
(1)該植物種群A的基因頻率是
(2)該種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個體分別占
(3)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種植物在兩年內是否發生了進化?
(4)用2%的秋水仙素處理該植物分生組織5-6小時,能夠誘導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時間的低溫(如4℃)處理該植物分生組織時,是否也能誘導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呢?請對這個問題進行實驗探究.
①針對以上問題,你作出的假設是:
②如果你的假設成立,預期低溫處理后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9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