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出去找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仔細觀察花瓣精妙的紋理,注意找出細微的差別,還有顏色和形狀”。回到班里,老師說:“要是沒有你們的用心觀察和發現,這朵花的獨特性就可能被忽視,無人欣賞。人也是這樣。”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體驗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文體明確,不要寫成詩歌。③不少于700字。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發現獨特,尊重美好      老師通過作業的方式啟發他的學生“仔細觀察”,“找出細微的差別”,用心發現獨特之美。所以說,許多人沒有受到注意和賞識,是因為從來沒有人花費時間去用心地欣賞他們的獨特性。每個人都與眾不同,各有所長,獨一無二。必須花時間去了解這一點。
                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驗,就會發現生活中許多有價值的獨特東西。比如:發現了自己的某項能力,發現了大自然的一個奧秘,發現自己熟知的人、事、物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再比如:從一件尋常小事中感悟出一個獨特道理,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一種獨特有效的方法,在與人交往中察覺到一份獨特的真誠,在人生道路上收獲了一份獨特感動……讓我們發現獨特,尊重美好。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
                自然賦予萬物以獨特的秉性,萬物鐘靈,本無優劣高低之分。尊重差異,理解個性,秉承自身的獨特,是將自身與造化融合的大智慧。
                理解自身的獨特并于千城一面中巋然不動,保持獨立是一種品性,一種氣度。并不是只有高樓大廈才代表著文明與先進,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深厚底蘊。只可惜,于五千年浩蕩中一脈相承的龍之傳人卻似乎忘記了這一點,于是我觸目驚心地看到一座座古城墻在喧囂中轟然倒下,一處處古建筑與浮躁中無聲在地。那歷經百年風雨侵蝕的古長城,竟禁不住人類貪婪欲望的磨蝕,在蒼老中微微嘆息:這個古老的民族難道真要吞噬掉自己的文明?
                看到歷史不到兩百年的美利堅合眾國隨處可見的斑駁建筑,我為人類對獨特的發現和尊重而欣慰,也為我的民族感到擔憂。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獨具魅力,又豈是區區混凝土、鋼筋所能代替的?
                發現文明的獨特是一種自信的大國氣度,尊重自身,不茍且,不屈從,則是一種獨立的人格。
                我能體味得出肖邦在決心一生鐘情于鋼琴獨奏時的艱難,可我也懂得那份堅毅的真正內涵——肖邦就是肖邦,不是巴赫,也不是李斯特。盡管他生活在一個交響樂鋪天蓋地,風行一世的時代,可肖邦清楚地知道,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只存在于一個人的漫行中,一切輝煌、掌聲和榮耀對他來講都不過是無謂的鼎沸與喧鬧。于是他發現了獨特之美,尊重自己的心性,選擇了僅屬于他一個人的曲徑。在這條路上,他走得艱辛又坎坷,然而事實上他也終究走上了他的羅馬大道。
                獨特的天性是人性的輝煌點,唯其發現,并給予必需的尊重,才有理性的升華,才會因之從容。
                選擇尊重獨特,是對世間萬物深切的理解中的美好品性。愛蓮,卻不損傷玫瑰;賞玫瑰,卻從容有度。上升到人生,則是一種理性與寬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發布:2025/1/3 8:30:2組卷: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則消息震撼全網。四川瀘定地震中失聯17天的甘宇在人們的不懈尋找下、終于獲救!
                  甘宇是國有大型水電站的一名技術員,地震中,他冒險拉閘泄洪、排險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絕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來維持生命、此時甘宇不知道,一場圍繞他而展開的搜救活動正在進行中,從政府到民間,從懷抱希望的親人、專業敬業的救援隊員到熟悉環境的村民……,無數人自發自愿,前赴后繼,冒著余震、落石,走過斷道、懸崖,抱著不放棄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獨自找尋兩天,最終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認識的甘宇。
                  人們感動于好人甘宇的堅強和自救,感動于生命的韌性;更感動于眾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們,才創造了這個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跡。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發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個小孩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么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那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占有。”
                  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400字。

            發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