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林場對林下無植被空地進行開發,采用了“上層林木+中層藤本藥材+下層草本藥材+地表藥用真菌”的立體復合種植模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1>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1/27 19:30:2組卷:23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為提高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020年1月起,實施10年禁漁期,且每年投放大量不同魚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發布:2024/7/5 8:0:9組卷:24難度:0.5
          • 2.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于自然或人工生態系統都是十分必要的。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7/4 8:0:9組卷:31引用:3難度:0.5
          • 3.為加速塞罕壩地區由“荒原沙地”到“綠水青山”的演替,實現其生態恢復,先后有三代人的青春奉獻在了這里。以下是部分研究歷程。
            (1)建國初期,塞罕壩土壤干旱,有機質含量低。為改良塞罕壩的初期土壤,請從表 1 中選擇兩種合適的樹種種植
             
            。
            樹種 生物特性
            黃柳 灌木、耐旱、耐瘠、固沙
            白樺 喬木、喜濕、喜肥、闊葉
            山楊 喬木、耐旱、喜肥、闊葉
            樟子松 喬木、耐旱、耐瘠、固沙、根系發達、針葉
            紫杉 喬木、喜濕、喜肥、淺根性、針葉
            表1 部分樹種的生物特性
            (2)經過初期改造,塞罕壩的土壤條件已適合種植快速成林的華北落葉松。數年后,爆發了大規模的落葉松銼葉蜂蟲害,原因是針葉純林群落的
             
            低,生態系統的
             
            簡單,導致塞罕壩地區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差。同時,生長迅速的落葉松消耗土壤中大量的 N、P、K 等無機鹽,使土壤肥力下降。
            (3)為解決上述兩個問題,林場研究員欲引入可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的樹種——白樺,并進行如下研究:
            ①調查塞罕壩不同地區純林、混交林內落葉松銼葉蜂的蟲口密度,數據如表 2。與純林相比,混交林的有蟲株率和蟲口密度
             
            。請從種間關系角度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
             
            。(寫出 1 點即可)
            表 2 純林、混交林內落葉松的有蟲株率和蟲口密度
            調查地點 物種組成 有蟲株率/% 蟲口密度(條/株) 備注
            月亮湖 純林 100 3350 純林:喬木為華北落葉松,林下植被為草本
            混交林:喬木為華北落葉松和白樺,林下植被為草本和灌木
            純林 100 4310
            小橋子 純林 100 2765
            混交林 75.0 79
            川堂林子 混交林 82.4 136
            混交林 68.7 68
            ②林場研究員對華北落葉松和白樺凋落物中的相關物質含量做了測定,數據見表 3。白樺凋落物中初始
             
            元素含量明顯高于華北落葉松凋落物,導致 C/N 值差異較大。在一定范圍內,C/N 值越低,凋落物越容易被分解。
            表3凋落物初始養分組成
            基質 有機質/% C/% N(mg?g-1 C/N
            華北落葉松 82.13 47.64 3.78 125.84
            白樺 74.70 43.33 6.14 70.51
            ③繼續測定不同凋落物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以 PLFAs 值表示,結果如上圖。結合之前的研究結果,請推測引入白樺后土壤肥力提高的原因:引入白樺提高了
             
            、降低了
             
            ,從而加速了落葉的分解。
            (4)塞罕壩是生態工程建設的成功案例之一。為了更好地維持和發展該生態系統,依據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請提出你的建議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5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