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一低年級同學根據自己的所學所想,總結了一篇科學生活報告,以下是報告中的部分內容,該內容中有部分認識是不科學或不正確的,請你依據所掌握的知識,將不合適的內容標號填入題后空格,并說明理由或加以修正.
          “在我們身邊有好多產生靜電或放電的現象:①冬天,空氣干燥時,人們穿在身上的化纖服裝經過摩擦可產生靜電,當脫衣時會看到火花放電;②汽車在長途行駛時,車身與空氣摩擦也會產生靜電,為了安全,車上一般都有一個“尾巴”--導電的金屬吊鏈,將電荷隨時導入地下;③冬天,放學回家,用手推金屬門時,也會產生放電,這是人體與金屬門之間的溫差所致;④云彩中的微塵常常帶有大量的靜電,當不同電性的云塊遇到一起,或帶電云塊與地面之間遇上潮濕的空氣時,都容易發生放電,引起閃電和雷聲;⑤避雷針可以將云彩中的電荷及時導入地下,從而避免發生雷擊災害現象;⑥因此,下雨天為防止遭到雷擊,人可以躲避到有避雷針的大樹下、鐵塔下或建筑物附近;⑦也可以自制一根長的金屬桿,在下雨天時豎直握在手中作避雷針使用.
          一些工廠的車間內往往存在大量的帶電浮塵,為防止靜電過多發生放電,引起火災;⑧可以采用在車間兩端的墻壁上,加上兩個大電極,形成電場,通過吸附帶電浮塵來消除靜電;⑨也可以經常噴灑水霧,增加空氣濕度,防止產生靜電,⑩或者增加廠房的干燥程度,使空氣處處絕緣,帶電的粉塵就不能放電了.…”
          以上所述,不科學或不正確的有:
          A.標號
          ,理由或修正為
          人身上的靜電與接地的金屬門發生放電,與溫差無關;
          人身上的靜電與接地的金屬門發生放電,與溫差無關;

          B.標號
          ,理由或修正為
          避雷針放電時會在周圍產生很強的電場和放電電流,所以在避雷針附近也不安全
          避雷針放電時會在周圍產生很強的電場和放電電流,所以在避雷針附近也不安全

          C.標號
          ,理由或修正為
          廠房較大,制作大電極板耗材多,效果差,也不安全
          廠房較大,制作大電極板耗材多,效果差,也不安全

          D.標號
          ,理由或修正為
          空氣越干燥,電荷越容易積累,一旦放電危險更大
          空氣越干燥,電荷越容易積累,一旦放電危險更大

          (例:標號
          ⑦不正確
          ⑦不正確
          或修正
          金屬桿放電時,強大的電流會把人擊傷
          金屬桿放電時,強大的電流會把人擊傷
          .)

          【答案】③;人身上的靜電與接地的金屬門發生放電,與溫差無關;;⑥;避雷針放電時會在周圍產生很強的電場和放電電流,所以在避雷針附近也不安全;⑧;廠房較大,制作大電極板耗材多,效果差,也不安全;⑩;空氣越干燥,電荷越容易積累,一旦放電危險更大;⑦不正確;金屬桿放電時,強大的電流會把人擊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3 8:0:9組卷:43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模擬避雷針作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金屬板M接高壓電源的正極,金屬板N接高壓電源的負極。金屬板N上有兩個等高的金屬柱A、B,A為尖頭,B為圓頭。逐漸升高電源電壓,當電壓達到一定數值時,可看到放電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1/12 21:0:2組卷:85引用:4難度:0.9
          • 2.如圖所示,是閃電擊中廣州塔的畫面,廣州塔的尖頂是一避雷針,雷雨天氣時,底端帶負電的云層經過避雷針上方時,避雷針尖端放電形成瞬間強電流,烏云所帶的負電荷經避雷針導入大地.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布:2024/11/1 5:30:5組卷:225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h2>

            發布:2024/12/1 23:0:2組卷:102引用:3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