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渝城市群坐落于我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以丘陵、山地、盆地為主。天然氣儲量豐富,頁巖氣、銅礦、鋁土礦、硫鐵礦儲量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區域內產業體系完備,擁有龐大的熟練產業工人群體。近年來,成渝城市群積極承接長江中下游城市群的產業轉移,如汽車制造、電子信息制造、紡織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產業,努力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圖為成渝城市群地理簡圖,表為上海市和重慶市2018年相關數據比較表。

項目 | 產值比重% | 產業結構偏離度 | ||
上海市 | 重慶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 |
第一產業 | 0.3 | 6.8 | -0.03 | -0.2 |
第二產業 | 29.8 | 40.9 | -0.01 | 0.15 |
第三產業 | 69.9 | 52.3 | 0.04 | 0.05 |
城鎮化率 | 88.1 | 65.5 | — | — |
(1)簡述促進成渝城市群經濟發展的礦產資源特征。
(2)比較2018年上海市和重慶市三大產業結構的異同點。
(3)從產業結構偏離度角度,分析重慶市城鎮化率低于上海市的原因。
【答案】(1)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大,數量多,分布廣泛;整體東部多,西部少;東北部以天然氣為主,東南部天然氣、鹽礦、煤、銅等均有分布。
(2)相同點:第一產業占比最低,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產業結構都為“三、二、一”模式。
不同點:重慶第一、第二產業占比都高于上海,第三產業占比低于上海。
(3)重慶第一產業偏離度為一0.2,上海為一0.03,說明重慶農業剩余勞動力數量遠多于上海,農村人口過多;重慶第二產業偏離度為0.15,上海為一.0.01,說明重慶工業勞動力缺乏,城市工人數量不足,上海工業人口基本飽和,略微過剩;城鎮化率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重慶農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上海農村人口少、城市人口多,因此重慶城鎮化率低于上海。
(2)相同點:第一產業占比最低,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產業結構都為“三、二、一”模式。
不同點:重慶第一、第二產業占比都高于上海,第三產業占比低于上海。
(3)重慶第一產業偏離度為一0.2,上海為一0.03,說明重慶農業剩余勞動力數量遠多于上海,農村人口過多;重慶第二產業偏離度為0.15,上海為一.0.01,說明重慶工業勞動力缺乏,城市工人數量不足,上海工業人口基本飽和,略微過剩;城鎮化率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重慶農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上海農村人口少、城市人口多,因此重慶城鎮化率低于上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1 5:30:2組卷:3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川藏鐵路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線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經雅安、康定,在崗托跨金沙江后進入西藏自治區,經昌都、林芝、山南至終點拉薩市,全線運營長度1 838千米。川藏鐵路穿越橫斷山區,線路走向為“八起八伏”,橋隧比高達81%,被稱為“最難建的鐵路”。川藏鐵路輻射的人口眾多,沿線有著豐富的水能、森林、礦產、旅游等資源,鐵路的修建能提升沿線的交通條件,改善投資環境,同時能把西藏連入長江經濟帶,并形成我國通往南亞的便捷陸路通道。
材料二 川藏鐵路和青藏鐵路示意圖。
(1)簡要說明川藏鐵路在修建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2)川藏鐵路線路走向為“八起八伏”,試分析其原因。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鐵路、航空線與全國各地相通,為什么還要建川藏鐵路?發布:2024/12/17 18:0:1組卷:19引用:3難度:0.4 -
2.讀長江經濟帶略圖,完成6~8題。
與沿海和其他經濟帶相比,長江經濟帶的優勢是( )A.擁有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 B.交通最便利 C.經濟基礎最好 D.改革開放最早 發布:2024/12/31 12:3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典型的區域。近年來,長江水域生態持續惡化,經濟魚類資源已近枯竭。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規定:從2020年開始,長江將全面進入10年休養生息期。
簡析長江魚類資源接近枯竭的原因,并指出實施十年禁漁對長江流域的有利影響。發布:2024/12/6 13:30:1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