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強國有我】
材料一: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成為進入前25名的唯一中等收入國家。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創新決定著文明的走向。隨著中國在創新領域由“追趕”逐漸變為“并跑”甚至“領跑”,中國帶給世界的驚喜會更多。
——新華社《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成就綜述》(1)我國能夠成為進入前25名的唯一中等收入國家,得益于哪些原因?
材料二:2021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22年新年賀詞:……回首這一年,意義非凡。我們親歷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們的三位航天員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節選)
(2)“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表達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三位航天員也在浩瀚太空‘出差’”說明我國正在實施什么戰略?
(4)科技創新的希望在少年,青少年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答案】(1)①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②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④廣大科技工作者、理論工作者、創新型企業的不懈努力。
(2)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3)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②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③樹立和培養敢為人先、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
④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培養想象力,勇于實踐,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②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④廣大科技工作者、理論工作者、創新型企業的不懈努力。
(2)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3)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②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③樹立和培養敢為人先、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
④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培養想象力,勇于實踐,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新張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人們向至高榮譽致敬,為潛心科研點贊,為累累碩果喝彩。這表明( )
A.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當前國家的中心工作 B.國家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只重視獲得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 C.科技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D.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 發布:2024/12/29 22:30:4組卷:18引用:1難度:0.8 -
2.利用APP自動定位,監測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發病點;通過小程序輸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車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詢是否曾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發生以來,大數據、健康碼、無人機、機器人、測溫儀等眾多科技創新成果紛紛登場,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擊疫情的精準化水平。這表明( )
①我國的科技創新實力已全面領先世界
②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成效顯著
③創新應成為國家發展進步的中心工作
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發布:2024/12/28 0:30:2組卷:130引用:2難度:0.8 -
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來,相續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間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領域關鍵技術,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成功將16名、26人次航天員送入太空,牢牢占據了世界載人航天的重要一席。這( )
①表明科技創新就是一種從無到有、別出心裁的發明創造
②得益于我國深入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③說明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型強國目標已實現
④充分證明航天事業只有掌握關鍵技術才能更好地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22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