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小剛在放學路上,向自己的好朋友小海傾吐心聲:“真累啊,上學怎么這么苦啊!數學聽不懂,班主任還總是找咱們麻煩;補作業,請家長。在學校沒有快樂。”
情境二:小倩進入七年級近一個月的“成長記錄袋”上,留下了這樣一些評價:
自己評價:昨天的我,自由散漫,不會合理利用時間;今天的我,正在刻苦學習,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明天的我,可能是中國足球隊員。
老師評價:你是一個聰明、活潑、愛讀書的學生,遵守紀律,學習成績優秀,關心集體,也是班里的“足球健將”。老師希望你能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1)學習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請談談你對學習的認識。
(2)情景一中的小剛學習很苦惱,請你告訴他進入中學后該如何學會學習。
(3)依據情景二,請你說明報告單中有哪幾種認識自我的方法?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你認為怎樣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答案】(1)①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②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③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④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⑤學習沒有終點。
(2)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學會學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等。
(3)第一問:自我評價、他人評價。
第二問: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動改正缺點;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
(2)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學會學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等。
(3)第一問:自我評價、他人評價。
第二問: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動改正缺點;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講臺上,作為哈佛大學研究生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這相當于哈佛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高榮譽——從全校數萬名畢業生中選出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代表畢業生發言。
何江從小在湖南農村長大,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操著一口“農村英語”上了縣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從農村走進城里。在寧鄉縣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語水平與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學期很受打擊,考試沒問題,就是開口說英語很困難。”他說道。
不怕“使苦勁”的何江,買了一本英文版的《亂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在書本旁邊進行大段大段的標注。
“學英語,跟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一樣,沒有捷徑。”何江自認為有些“一根筋”。
從入讀哈佛大學第二年開始,何江給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做輔導員,這讓他的英語表達很快從“中式”轉到了“美式”。到了讀博士期間,何江就可以給哈佛大學本科生上課了。
材料二:1988年,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南田坪鄉停鐘村的一戶農民家中,何江呱呱墜地。與村里其他農戶明顯不同的是,雖然何江家里經濟條件一般,但他的父母卻有個堅定的信念——不能為了打工掙錢而讓兒子成為“留守兒童”。
留給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的睡前故事。無論白天農活兒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親都會在睡前給兩個兒子講故事。
除了給兒子講睡前故事,何江的父親還嚴格要求兩個孩子的學習。放學后,何家的兩個兒子通常是被關在屋里“自習”的,作業做完了,繼續自習;而這個時候,大多數農村男孩都在田間地頭玩耍。
在母親那里,兩個兒子總能找到自信。何江現在知道,母親當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見到的美國人的做法一樣——以鼓勵孩子的方式,給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何江記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歡母親“上課”。母親的循循善誘與何江如今正在接觸的美國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剛來美國時很不習慣,不管提什么建議,導師都說可以試試看。”何江說,學校有一種“鼓勵文化”,無論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書上的人,都會習慣性地給予學生鼓勵。他們會在跟你一起啃漢堡、喝咖啡時,時不時地鼓勵你一番,讓你覺得“前途不錯”。
就連這次申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何江也是在老師鼓勵下進行的。
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每年只有極少數的中國學生敢于申請。何江想要發言,目的是讓美國的大學生聽聽來自中國的聲音。但他此前并不敢報名,“老師告訴我,你只要覺得可以,就去試試,沒什么好丟臉的”。
(1)結合材料一,說說在學業方面,何江的成功有哪些值得你學習或借鑒的地方。
(2)結合材料二,說說父母和教師在何江成長過程中分別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發布:2024/12/11 8:0:1組卷:0引用:2難度:0.2 -
2.某學校與附近的博物館聯合開展“國家寶藏”系列活動,將課堂延伸至博物館,通過參觀、探索、研究,同學們將自己情有獨鐘的“國寶”用仿制、視頻、圖文小報等方式呈現出來。400多件(套)手工“文物”驚艷亮相,讓廣大觀眾驚嘆不止。對此,同學們發表各自看法,其中正確的有( )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博物館也可以是學習的課堂
②生活處處有創新,同學們用不同方式呈現國寶也是創新
③開展“國家寶藏”活動有利于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
④這充分表明同學們關愛他人有愛心,盡己所能樂助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4 15:0:2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體育課上,老師教大家玩“雙棍擔球”的游戲:兩個同學為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將皮球放在棍子上,從起點運至終點,快者為勝。這一情境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 )
A.體育和游戲之間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 B.游戲可以開發智力,增強身體協調性 C.游戲就是體育,青少年應該積極參與 D.游戲荒廢學業,難以養成正確學習觀 發布:2024/12/27 16:30:4組卷: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