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
          ①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此時杠桿處于
          平衡
          平衡
          狀態(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
          調節平衡螺母(選填“左”或“右”)。
          ②兩邊掛上鉤碼后,發現杠桿不平衡,可以改變鉤碼的
          個數(或數量)
          個數(或數量)
          或在杠桿上的
          位置
          位置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
          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數值
          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數值


          ③若不計杠桿重力和摩擦且杠桿刻度均勻,每個鉤碼均重1牛。如圖乙所示,在A點掛兩個鉤碼時,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在C點掛
          4
          4
          個同樣的鉤碼,或者在B點作用一個大小為
          4
          4
          牛,方向豎直向
          (選填“上”或“下”)的力。
          ④若某組同學經過實驗,獲得了如下數據:
          動力F1/牛 動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4 5 4 5
          根據表中的信息,他得出“
          F
          1
          l
          1
          =
          F
          2
          l
          2
          ”的結論。該結論與他所測的數據
          相符
          相符
          (選填“相符”或“不相符”)。同組的小麗覺得他的結論并不可靠,請幫小麗說出她的理由:
          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應多次測量,得出普遍規律
          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應多次測量,得出普遍規律

          【答案】平衡;右;個數(或數量);位置;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數值;4;4;上;相符;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應多次測量,得出普遍規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3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小華同學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前,杠桿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
            (2)甲物體靜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0。小華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杠桿的A端,把質量為m0的乙物體懸掛在杠桿的B端,如圖乙所示,此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p1,AO:OB=1:3,O為支點。要使甲物體剛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小華設計了以下兩種方案,請你幫他完成;
            方案一:僅將支點O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
            方案二:僅增加乙物體的質量,則乙物體增加的質量為

            發布:2024/8/6 8:0:9組卷:25引用:1難度:0.6
          • 2.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用了一輕質杠桿: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則此時杠桿處于
            (平衡/非平衡)狀態;
            (2)如圖乙所示,杠桿上的刻度均勻,在A點掛2個鉤,每個鉤碼重0.5N,如果在B處施加一個拉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當方向為
            時,拉力最小,大小為
            N;
            (3)小明繼續探究:保持A點鉤碼數量和力臂不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出多組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據,繪制了L1-F1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請根據圖像推算,當L1為30cm時,F1
            N;
            (4)小明還想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原理來估算杠桿的質量,進行了如下操作:
            A.如圖丁所示,O為杠桿的中點,若以杠桿上的C位置為支點,在C的右側掛質量為m的鉤碼,移動鉤碼至D位置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B.用刻度尺測出此時鉤碼懸掛位置D點到C點的距離L1
            點(A/B/O)到C點的距離L2
            C.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估算出杠桿的質量
            用給出的字母符號表示。
            (5)課后,小明制作了一個簡易杠桿,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兩邊恰當位置分別放上不同數量的同種硬幣,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圖戊所示。若兩邊同時各取走一枚硬幣,則杠桿的
            端將下沉。

            發布:2024/10/8 2:0:2組卷:88引用:3難度:0.6
          • 3.某實驗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每個鉤碼質量都相等。

            (1)杠桿在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杠桿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
            (2)乙圖中在B點掛
            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A、B處所掛鉤碼同時向O點移動1格,則杠桿
            (選填“依然平衡”“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3)如圖丙所示,用大小為F1和F2的兩個力在B點向下拉杠桿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1
            (選填“>”“=”或“<”)F2
            (4)在實驗中,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5)實驗中小明曾提出“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影響杠桿的平衡”。為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小華制作了一個密度均勻的圓盤(相當于杠桿),圓盤可以繞著圓心O轉動(轉軸阻力忽略不計),如圖丁所示。他先在圓盤的C點掛上4個鉤碼,又在G點掛上一定數量的鉤碼后,圓盤在圖示位置平衡,此時CD水平;接著他將掛在G點的鉤碼先后掛在
            兩個點又進行了兩次實驗,發現圓盤仍在圖示位置平衡,則說明小明的觀點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發布:2024/10/24 18:0:2組卷:213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