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微信時代,我們進入了“群眾”的天羅地網。我們享受“群”的快樂,“群”的澆灌,也承受“群”的擠壓、“群”的干擾……我們也有各種朋友圈,它帶給我們歡樂,也帶來煩擾;它帶給我們友誼,也帶給我們分裂……關于“群”和“圈”,你有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不合群又何妨       有一句特別流行的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人活在世上,無非是想要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靈魂,如果因為一時的“偽合群”而連做自己的勇氣都沒有,那么有趣從何而來呢?我以為,如果沒有找到“有趣的靈魂”,即使不合群又何妨?
                 古往今來,不合群的人很多:“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縱世間污濁,他也內心澄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為我們留下一片世外桃源;張愛玲性格孤傲,恃才傲物,不合群的她留下了經典的文學作品;三毛瀟灑不羈,浪跡天涯,不合群她為我們探路撒哈拉大沙漠;海子性格剛烈,與世不和,不合群的他也曾以夢為馬……他們忍過了最深的孤獨,渡過了淪為庸俗的污垢,所以造就了非凡的人生。
                 沈從文曾說:“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起的時節,你會發現另一個自己。”是的,很多時候,孤獨是最好的奢飾品,它甚至可以成就一個人。沈從文在西南聯大任教時,就不與西南聯大的教授們“合群”,但是他的不合群造就了他的成功——當西南聯大那些“合群”的教授們在我們的視線里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時候,沈從文用他的“著作等身”讓我們今天還在仰望。沈先生在文革時更是“不合群”,但是他“不安于當前事物,卻傾心于現世光色,對于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終于,一部絕世佳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誕生了……
                 魯迅曾說:“國人向來有點自大,只可惜沒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可見,他是站在合群的對面,他是一個“孤獨者”“獨行人”。但是,魯迅的不合群并沒有妨礙他最后成為“群眾”認可的“中國魂”;無獨有偶,巴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他的《激流》和《青春》“三部曲”時,他幾乎不與當時主流國內文化界左聯領導人接觸,這主要是因為他長期不愿參加嚴密組織,也不太關心文藝界的分歧。但是他的不合群也沒有妨礙他成為一代大師……
                 誠然,在任何時代,那些最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某種奇異之處,他們始終堅持自己觀點,不愿隨波逐流,不顧冷眼旁觀,甚至不屑譏諷指責的人們,于是,他們在時代中存活下來并屹立不倒。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有趣的靈魂,你就一定能夠體會歌手葉子為什么要不斷吟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了。
                 不是走進了誰的世界,你就走進了誰的心靈。從今天起,不合群又怎樣?做一個“不合群”的人又何妨?因為只有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到達優秀的彼岸。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發布:2025/1/1 4:30:2組卷:41引用:10難度:0.1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義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說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為“新舊”的“新”,可表示“剛出現的”“性質上改變得更好的”“使變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贏,不負青春。……大局新開展新顏……花開潮起,春風十里,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湖北新聞》2022新年獻詞      于你,于我,于家,于國,新的百年征程已經開始,星光將再次照亮趕路人的去途。2022年,繼續出發,你準備好了嗎?
            ——中訪網2022年新年獻詞      2022年的序幕剛剛拉開,站在新年的門前,學校擬進行以“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請你寫一篇演講稿,表達你對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發布:2025/1/1 4:30:2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說,青年人一旦確立了奮斗目標,須執著、專一,不可半途而廢,如此,方能終成大業;也有人認為,青年人確立了奮斗目標,也不必做蠶自縛,可因時更換,順勢調整,這樣才能不負此生。
                  對于以上意見,你有怎樣的理解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見解與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發布:2025/1/1 4:30:2組卷:9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