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回憶魯迅
郁達夫
①和魯迅第一次的見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對于時日地點,以及人的姓名之類的記憶力,異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見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將一個人的名氏和一個人的面貌連合起來,記在心里——但地方卻記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磚塔胡同一間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記得那一天天氣很陰沉,時間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點鐘。
②那時候,魯迅還在教育部里當僉事,同時也在北京大學里教小說史略。我們談的話,已經記不起來了,但只記得談了些北大的教員中間的閑話,和學生的習氣之類。
③他的臉色很青,胡子是那時候已經有了;衣服穿得很單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來像是一個和他的年齡不大相稱的樣子。
④他的紹興口音,比一般紹興人所發的來得柔和,笑聲非常之清脆,而笑時眼角上的幾條小皺紋,卻很是可愛。
⑤房間里的陳設,簡單得很;散置在桌上、書櫥上的書籍,也并不多,但卻十分的整潔。
⑥他送我出門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北風吹得很大;門口臨別的時候,他不曉說了一句什么笑話,我記得一個人在走回寓舍的路上,因回憶著他的那一句,滿面還帶著了笑容。
⑦魯迅到上海的時日,照理應該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為他于離開廈門大學之后,是曾上廣州中山大學去住過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顧頡剛起了沖突,脫離中山大學之后;并且因恐受當局的壓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廣州閑住了半年以上的時間。
⑧他對于辭去中山大學教職之后,在廣州閑住的半年那一節事情,也解釋得非常有趣。他說:“在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雞,在和對方呆斗。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兩邊就咬起來,卻是振冠擊羽,保持著一段相當距離的對視。因為對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經示弱,對方就會用無論哪一種卑鄙的手段,來加你以壓迫。因而有一次,大學里來請我講演,偽君子正在慶幸機會到了,可以羅織成我的罪證。但我卻不忙不迫地講了些魏晉人的風度之類,而對于時局和政治,一個字也不曾提起。”
⑨在廣州閑住了半年之后,對方的注意力有點松懈了,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備,而離開了廣州。
⑩人雖則離開了,但對于代表惡勢力而和他反對的人,他卻始終不會忘記。所以,他的文章里,無論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話,他總不肯放松一著,老會把這代表惡勢力的敵人押解出來示眾。
?對于這一點,我也曾再三勸過他不要上當。因為有許多無理取鬧,來攻擊他的人,都想利用他來成名。但他的解釋,卻很徹底。他說:“他們的目的,我當然明白。但我的反攻,卻有兩種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們;第二,是也因為了他們,而真理愈得闡發。他們的成名,是煙火似地一時的現象,但真理卻是永久的。”
?在這自由大同盟活動的期間,對于平常的集會,總不出席的魯迅,卻于每次開會時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對于事務是一向不善處置的魯迅,將分派給他的事務,也總辦得井井有條。從這里,我們又可以看出,魯迅不僅是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空頭文學家,對于實務,他原是也具有實際干才的。說到了實務,我又不得不想起我們合編的那一個雜志《奔流》——名義上,雖則是我和他合編的刊物,但關于校對、集稿、算稿費等瑣碎的事務,完全是魯迅一個人效的勞。
?他的做事務的精神,也可以從他的整理書齋和校閱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來。一般和我們在同時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認識的中間,大抵十個有九個都是把書齋弄得亂雜無章的。而魯迅的書齋,卻在無論什么時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對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當然是不免,但總繕寫得非常的清楚。
?直到海嬰長大了,有時候老要跑到他的書齋里去翻弄他的書本雜志之類;當這樣的時候,我總看見他含著苦笑,對海嬰說:“你這小搗亂看好了沒有?”他總是一邊談著笑話,一邊先把那些攪得零亂的書本子堆疊得好好,然后再來談天。
?記得有一次,已經是海嬰會說話的時候了,我到他的書齋去的前一刻,海嬰正在那里搗亂,翻看書里的插圖。魯迅一見著我,就大笑著說:“海嬰這小搗亂,他問我幾時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這些書本都應該歸他的。”
?魯迅的開懷大笑,我記得要以這一次為最興高采烈。聽這話的我,一邊雖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這一個定命,心里總不免有點難過。尤其是像魯迅這樣的人,我平時總不會把死和他聯合起來想在一道。
?這事情,大約是在他去世之前的兩三年的時候;到了他死之后,在萬國殯儀館成殮出殯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遺容,一面又看見海嬰仍是若無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喪服在那里快快樂樂地跑,我的心真有點兒絞得難耐。
?可是從此一別,我就再也沒有和他作長談的幸運了。
(1)魯迅“做事務的精神”體現在哪些事上?閱讀第??段,簡要概括。
(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語句。
在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雞,在和對方呆斗。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兩邊就咬起來,卻是振冠擊羽,保持著一段相當距離的對視。
(3)作者開篇強調自己記憶力異常薄弱,而后卻又詳細地介紹了與魯迅第一次相遇時的諸多情況,其用意是什么?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作分析。
(4)作者筆下的魯迅是怎樣的一個人,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答案】(1)將分派給他的事務,也總辦得井井有條;雜志《奔流》的校對、集稿、算發稿費等繁瑣的事務,一個人效勞;魯迅的書齋無論什么時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校對的稿子總繕寫得非常的清楚。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和對方比作雄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魯迅先生與惡勢力斗爭的激烈情景,表現了魯迅先生抗爭的斗志和智慧。
(3)結構上:開篇點題,引起下文對與魯迅先生見面的回憶。內容上:作者開篇強調自己記憶力異常薄弱,與魯迅第一次相遇卻印象深刻,兩者形成對比,突出了魯迅的人格魅力;詳寫諸多細節,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敬佩和懷念。
(4)示例:魯迅是一個堅強的人。他敢于和惡勢力作斗爭,他的文章,無論哪一篇,常把代表惡勢力的敵人押解出來示眾。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和對方比作雄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魯迅先生與惡勢力斗爭的激烈情景,表現了魯迅先生抗爭的斗志和智慧。
(3)結構上:開篇點題,引起下文對與魯迅先生見面的回憶。內容上:作者開篇強調自己記憶力異常薄弱,與魯迅第一次相遇卻印象深刻,兩者形成對比,突出了魯迅的人格魅力;詳寫諸多細節,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敬佩和懷念。
(4)示例:魯迅是一個堅強的人。他敢于和惡勢力作斗爭,他的文章,無論哪一篇,常把代表惡勢力的敵人押解出來示眾。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臘八粥》)本文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等的描寫,表現了“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發布:2025/3/13 3: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0 -
2.課外閱讀。
渴望 曉萌今年過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街上的孩子們好多人都有。男孩子們湊到一塊兒會比賽,滑得最快最溜的那個,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曉萌就開始為自己的禮物作謀劃。他給爸爸詳盡描繪了一個人蹬上滑板車之后的愉快感覺。然后,他在作業本的反面盡可能準確地畫出一輛滑板車的圖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張價格調查表,上面開列著每個商場出售的滑板車的不同品牌、不同質地以及不同價格的清單。爸爸聽完后,只是說一句:上學吧。曉萌愣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爸爸的話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沒見到爸爸的任何動靜。為保險起見,他把那張滑板車價格調查表拿出來,用黑筆描得粗粗的,先擱在爸爸的枕頭邊,又用醬菜瓶壓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曉萌心里想,爸爸肯定會看見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曉萌徹底傷心了,因為爸爸什么也沒有買。曉萌在家里垂著頭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書包,出門上學去了。
(1)曉萌今年過生日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曉萌為自己的禮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謀劃?想一想,在文中用“ ”畫出來
(3)第3段中畫橫線放、擱、壓、粘三個動詞表現了曉萌
(4)《渴望》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說說你的理解。發布:2025/3/13 4:0:1組卷:6引用:1難度:0.0 -
3.課內閱讀。
……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兒還同時想起染缸里的臟水。
“棗子同赤豆擱多了。”媽媽解釋的結果,是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雖說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兒,但大家都承認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寶粥的顏色是
(2)媽媽做的八寶粥好吃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用“ ”畫出來。
(3)結合課文想一想,作者詳寫的是發布:2025/3/13 3:30:1組卷:7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