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19年3月,李大釗在《晨報》發表《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一文,其中論及“在寂寞的方面活動”時指出:世間一切光明,都從寂寞中發見出來。一年中最華美的春天,從寂寞的冬天發見出來;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從寂寞的暗夜發見出來。熱鬧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滅;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發生,都是創造,都是光明。因此,“我們青年要耐得過這寂寞日子”。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耐得住寂寞      熱鬧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滅;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發生,都是創造,都是光明。
                你可曾見過怪石嶙峋的山崖邊有那么一片恬靜的小百合;你可曾見過繁華的市中心浮躁的人群中有一雙淡定的眼;你可曾見過凌晨三點卻依舊獨守案頭奮筆疾書的身影。你一定見過他們——那些獨守一份寂寞,過得安然與充實的人。
                梵高是寂寞的。他被那些“不寂寞”自認為“活得有趣”的人嘲笑著,被那些自認為高貴的人不齒著。他沒有反駁,沒有宜泄。他獨自一人空守著他心中的皓月。他用畫筆和顏料在畫紙上描繪著他的情感,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藝術,縱使不被理解,不被欣賞,他依舊是那個他——一代守得住寂寞的偉大畫師。陶潛是寂寞的。他的清高,他的傲骨,他的正直使他有著“不合于世”的品質,“不流于俗”的氣質。他鄙視世俗于是隱居山野,他活在精神的“世外桃園”,他倔強著,寂寞著。不概正是由于這份寂寞,于是有了今天人人可誦的《歸園田居》,有了讓我們的心靈在奔波勞苦中小憩一下的那片精神樂土。
                范仲淹也一定是寂寞的。他一定見過春日明媚,草長鶯飛的可愛,可是他選擇了獨守一盞青燈,面壁誦章;他也一定見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俏皮,可是他正襟危坐,臨書模仿;他肯定還見過秋日的晚霞和火紅的楓林連成一片的燦爛,可是他劃粥為食,不去掛念他必定了解嬉戲在銀裝素裹間是一種天真燦漫,然而他卻在知識的海洋中,為自己的理想揚帆。
                一切的成功者,必然是那些堅守在寂寞的人。他們專心于他們的理想,致力于他們的追求,傾注于他們的事業,無暇顧及其他,甚至失去了諸多的利益的樂趣,活出人生真正的大精彩。
                寂寞,是一時的單調和乏味,也是一世的財富和積累。守住寂寞是為了保護內心的純凈,也是為了日后的光榮和閃耀。
                小百合們快樂地守住寂寞,終于綻放出姹紫嫣紅;思想家們擺脫輿論和束縛,看淡物質的生活,只為自己獲得靈魂的解脫;你,我,甩開十八歲應有的躁動和淺薄,揮汗于桌旁,奮筆于考場,只愿寂寞化作一架云梯,引領我們邁向理想之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發布:2025/1/3 8:30:2組卷: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個小孩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么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那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占有。”
                  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400字。

            發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則消息震撼全網。四川瀘定地震中失聯17天的甘宇在人們的不懈尋找下、終于獲救!
                  甘宇是國有大型水電站的一名技術員,地震中,他冒險拉閘泄洪、排險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絕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來維持生命、此時甘宇不知道,一場圍繞他而展開的搜救活動正在進行中,從政府到民間,從懷抱希望的親人、專業敬業的救援隊員到熟悉環境的村民……,無數人自發自愿,前赴后繼,冒著余震、落石,走過斷道、懸崖,抱著不放棄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獨自找尋兩天,最終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認識的甘宇。
                  人們感動于好人甘宇的堅強和自救,感動于生命的韌性;更感動于眾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們,才創造了這個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跡。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發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