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郴州市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14:0:12
一、積累與運用(12分)
-
1.(熱點關注)為加深學生對法治知識的了解,學校開了“學習法治知識,共建平安校園”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下面兩個語段截取自活動前某位老師的致辭,閱讀語段,完成題目。
【語段一】魚離不開水,社會與人同樣離不開法。回溯“法”的淵源,①它第一次以“漢謨拉比法典”的名字向世人莊嚴地宣布,它要“判曲直”“辨是非”“定善惡”,它要做世上的仲裁者。它塑造了社會的軀體,它構建了國家的靈魂。改革開放高歌猛進,這一切也預示著“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著我們的社會。它將犯罪釘在“惡”的恥辱柱上,它用“正義”的陽光 甲 (滌蕩 洗禮)社會的黑暗。
【語段二】②法治進校園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制建設的有效載體,讓青少年通過法治宣講更為直觀地了解司法工作,感受法律力量。校園法治宣講能夠使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明辨是非,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亡羊補牢,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引導、教育和警示作用。在法治知識宣講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旁征搏引,采取_________的語言,告誡同學們要樹立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提醒同學們學會運用法律思維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遠離犯罪的同時,拒絕做“沉默的羔羊”,為平安校園建設__________堅實基礎,真正做到法進校園、法入人心。在同學們心中播撒“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種子,系好人生的第一??圩?。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中寫出漢字。
(2)給加點的字注音。
回溯
(3)你認為【語段一】甲處填寫括號中哪個詞語更恰當?結合方框內《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回答,并說明理由。
滌蕩:洗滌;清除。如滌蕩邪祟或污泥濁水。
洗禮:①一種宗教儀式,表示洗凈過去的罪惡;②比喻重大斗爭的鍛煉和考驗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畫線句①中的標點符導使用不恰當,應將雙引號改為書名號。
B.“法律力量”“校規校紀”“遠離犯罪”這三個短語的類型都相同。
C.“莊嚴”“運用”“權益”的詞性分別是形容詞、動詞、名詞。
D.畫線句②提取句子的主干應為“法治進校園是載體”。組卷:8引用:1難度:0.5
二、梳理與探究(16分)
-
2.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崩畎住洞阂孤宄锹劦选分械摹?!--BA-->組卷:1448引用:3難度:0.8 -
3.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三、閱讀與鑒賞(42分)
-
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共有“四次面臨死亡”的經歷。請你任選其中兩次,用簡要的語言概括。
組卷:40引用:4難度:0.5 -
5.《海底兩萬里》這部著作是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6.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問題。
【甲】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乙】醉翁亭記(節選)
歐陽修??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丙】書上元夜游
蘇軾??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②,屠沽③紛然,歸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⑤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⑤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注釋】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蘇軾被貶之地。②民夷雜糅:漢族人和少數民族人混雜。③屠沽:屠戶和賣酒的人,這里指各種商販。④三鼓:三更。⑤過:蘇軾幼子。⑥韓退之釣魚:韓愈曾在詩中寫在水淺處釣不著大魚,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甲】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臨溪而漁
②予欣然從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下列對古詩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詩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詩人的被貶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蔌”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棄置身”“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詩文的作者。
(5)【乙】文中寫
(6)以上三篇古詩文的作者都是被貶謫的官員,但在作品中表達的中心各不相同?!炯住吭娭斜憩F了詩人組卷:21難度:0.5 -
7.閱讀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br /> 這句話,深刻揭示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意義。旅游本質上是人文活動,與文化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當前,我國旅游業處在轉型期,正進入提升質量的爬坡階段。提升旅游業品質,根本上說是用高質量的文化來塑造高質量的旅游。當前,我國旅游人數已達幾十億人次,是我國最大的人文活動。如此龐大的人文活動,必須用先進文化引領,必須建成文明的高地。這就要求旅游業必須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倡導者、引領者、踐行者。
這句話,深刻揭示了文旅融合的內涵,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要塑造旅游,必須用文化精品來塑造。所以說,以文塑旅的過程,也是文化自身提升質量、創造精品的過程;旅游要彰顯文化,必須用高品質的旅游才能彰顯高品質的文化。所以說,以旅彰文的過程,也是旅游業提升品味和品質的過程。高品質的文化塑造高品質的旅游,高品質的旅游彰顯高品質的文化,高品質的融合推動著文旅高質量發展??梢哉f,文旅融合,既是文化也是旅游發展的必由之路。
(節選自原國家文旅部部長雄樹剛在“2022中國城市旅游發展論壇”的發言)材料二
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既是使命任務,又是重要發展機遇。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將為提振一地經濟發展、增益人民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我國有80多萬個非遺項目,數量大、類別多、范圍廣,目前得到利用的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未來非遺與旅游融合空間大、任務重。因此,加強政策引導、業務指導,形成發展合力,實現重點突破迫在眉睫。
旅游為非遺傳承豐富活化場景。散落于民間的非遺,有的由于缺少生活場景而瀕臨斷絕,而大規模流動性的旅游活動,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特色濃郁的風土人情、喜慶熱烈的節慶活動、風情萬種的民族服飾、各有純活的手工制作、別有風味的地方美食,從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為旅游賦能。景區因非遺融入而提升品質,地方因特色發展而彰顯優勢,非遺因活態傳承而增添活力,皆大歡喜。
旅游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廣闊舞臺。非遺博物館、非遺工坊讓非遺傳承人大顯身手,旅游市場里的門面、攤點,同樣可以成為非遺傳承的新空間。近年來,非遺傳承人創新求變,不斷拓寬融合發展的路子,實現了與特色小鎮、景點、會展、博物館、特色街區等的融合,非遺傳承的打開方式更加精彩紛呈。
(改編自李廣春《期待“非遺+旅游”釋放更多精彩》《光明日報》2023年3月4日)材料三
海云庵坐落于青島市市北區,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為道教廟宇。
舊時香火旺盛,往拜者多為漁民,因此定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個大潮日為廟會正日。每逢廟會,香火更盛,同時廟宇前后多有唱戲、跑驢、踩高蹺、跑早船等娛樂活動,飲食、玩具攤販也紛紛聚來,其中賣糖球(北京稱為“糖葫蘆”)的特別多。糖球一般用山楂、軟棗、山藥等制成。由于賣者眾多,叫賣競爭激烈,糖球花樣也不斷出新、各具特色。年久之后,群眾便稱海云庵廟會為“糖球會”。
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海云庵糖球會被迫取消。1990年,青島市四方區(現屬市北區)恢復了民間的傳統廟宇活動,舉辦了首屆糖球會和糖球藝術大賽,“海云庵糖球會”也被列為國家重點旅游項目。此后,糖球會每年舉辦。每年赴會人次達數十萬人,設立攤點3000多個,交易總額達百萬元以上。
(摘編自百科《青島糖球會》)(1)下列選項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旅融合的重要意義在于旅游是人文活動,與文化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必須用先進文化引領。
B.旅游為非遺傳承豐富活化場景,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大舞臺,只有旅游能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
C.非遺博物館、非遺工坊、旅游市場里的門面、攤點都是非遺傳承人的廣闊舞臺,讓其大顯身手。
D.群眾稱海云庵廟會為“糖球會”,是因為糖球賣者多,叫賣競爭激烈,糖球花樣多,各具特色。
(2)選出對材料三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采用時間順序,先介紹海云庵概況,再寫海去庵糖球會由明代至今的發展變化。
B.加點詞“一般”指通常情況下糖球用山楂、軟棗、山藥等制成,語言嚴密準確。
C.“赴會人次達數十萬”采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地說明赴會人數多。
D.“每逢廟會,香火更盛”,“盛”字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舊時廟會的熱鬧景象。
(3)當下的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區,已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令人遺憾。結合上述三則材料,參加“復興海云庵民俗文化街”獻計策活動。指導思想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宣傳語 ①
(要求:緊扣主題、號召性強、用詞簡潔)獻策一 尋找海云庵相關非遺項目,為其提供豐富場景。 獻策二 ②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8.閱讀回答問題。
大地的滋味
劉江濱 ①《道德經》中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边@話多少有點令人沮喪。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大地之上,有青黃赤白黑五色入目,有宮商角徵羽五音貫耳,還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咂舌,色、聲、味都在大自然之間蓬勃地存在著,呈現著,這是多么神奇瑰麗的景象!
②這一切,都拜大地所賜。酸甜苦辣咸,大地上的自然物都浸潤其中,各有各的滋味。
③五味中,甜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一號主角,最受人們喜愛追捧。
④或許我們生下來品啜的第一口乳汁是甜的,那是生命的芬芳,從此烙下深刻的味蕾記憶。大地和上蒼也從不吝嗇甜品的供應,如草盈野,如花滿地。
⑤每一個童年都有一個“甜蜜史”,跟糖、草秫、瓜果有關。糖需要花錢購買,而草秫、瓜果可在田野中尋找獲取。有一種野草叫茅根,長在坡坡坎坎,它的根莖呈白色,一節一節的,挺長,從地下拔出來擦去泥土擱嘴里嚼一嚼,汁液不盛,甜味也淡淡的,聊勝于無,嚼著玩兒。瓜地、果園都有人看管,最誘人也最易吃到嘴的是“甜棒”,即玉米秸和高粱稈。濃密的莊稼稞形成天然的屏障,趁割草的時候,鉆進去誰也瞧不見。此時挑著粗壯的秸稈用鐮刀砍斷,用牙擗去一條一條篾皮,一口一口咔嚓咔嚓大嚼起來,滿口甜汁,美不可言。一會兒工夫,眼前一地廢渣殘末。
⑥大地上的植物結出的瓜果庶幾都是甜的,甜瓜、西瓜、蘋果、桃子、梨子、香蕉、葡萄……只不過甜味濃淡不一、純度不同。人們醉心于甜味給舌頭和口腔帶來的美妙感受,并將這種滋味延伸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譬如,相貌要甜美,聲音要甜潤,愛情要甜蜜,睡覺做夢都要香甜,日子更是要比蜜甜??傊鹁褪切腋?、歡快的滋味。
⑦大地上長著甜,也長著苦。
⑧我的第一口苦水來自我村的一眼老井。有一天我在街上瘋跑著玩兒,滿頭大汗,極渴,在一拐角處看到一個我叫嬸子的婦人從井里提出一筲水,我趴到筲邊便喝,婦人欲制止,已來不及了,我喝到嘴里一口水,隨即噗的一下吐了出來,真苦啊,且澀,吐出來之后舌頭還打皺。我齜牙咧嘴,擰著眉頭。婦人哈哈大笑,說,你不知道這井水是苦的?
⑨樹葉草葉大多都是苦的。最苦的草叫黃連,有句歇后語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黃連是中藥,而幾乎所有中草藥都苦,應了那句“良藥苦口”之說。那年我生病煎了中藥湯,捏住鼻子灌了進去,趕緊用糖來甜口,還是壓不住,真是苦不堪言。不是所有的苦都不堪,譬如苦瓜,表面看品相不佳,一身疙瘩頗類癩蛤蟆,吃到嘴里苦中卻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耐人回味。又如咖啡,那種又苦又香的味道特別容易讓人沉迷上癮?!对娊洝酚性疲骸罢l謂茶苦,其甘如薺?!边@種甘苦相依、苦盡甘來的滋味蘊藏著人生的真諦。
⑩有趣的是,甜雖為人喜,人們卻對苦的體味更深刻更寬廣,好像有一肚子苦水無處傾瀉。痛苦、艱苦、吃苦、受苦、辛苦、疾苦……匯成一句悠長的嗟嘆:苦——哇!其實,苦與甜是相對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就像瓜蔓蒂根是苦的,而甜只是結出的果。苦,雖不堪言,卻最耐人品咂回味,最為人間值得。
?對酸的最早體驗是吃青杏。當小小青杏掛滿枝頭的時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個酸,口水立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更要命的是,酸倒了牙,整個腮幫子木木的,那牙不能沾任何食物,酸疼,得好久才能恢復。盡管如此,我們對酸味還是樂此不疲?!巴分箍省钡墓适氯巳私灾TS多水果在未成熟時都是青色的,亦青澀,除了青杏,還有青棗、青葡萄、青蘋果、李子等,熟了之后由青變紅(黃、紫),由酸變甜。這是不是與人生很像?
?把辣歸到五味中實在是一種誤讀,辣是一種作用于舌頭的痛覺,而非味道。蔥、姜、蒜、辣椒是常見的辣味蔬菜,其中最辣的是辣椒?!锻ㄋ孜摹吩疲骸靶辽踉焕??!?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辣椒圓錐的形狀像一把彎曲的利刃,由青轉紅,收后堆在場院,紅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由辣的詞性本意而生發引申與人有關的譬喻,做事老辣、作風潑辣等?!都t樓夢》中那個被賈母謔稱“鳳辣子”的王熙鳳,從性情到手腕,從口齒到心腸,都最生動詮釋了“辣”的品性。
?少小家貧,常吃腌制的蘿卜、芥菜疙瘩、韭菜花、大蒜等咸菜,積習至今難改,饅頭、粥加咸菜就是最好的飯食。北方人愛吃咸,口味重。咸味不僅是調味,更是生理生命的必需。
?鹽同樣來自大地。舊時農村有大片大片的鹽堿地,土壤貧瘠,寸草不生。土地表層有一層松軟的鹽土,農人將之用鏟子刮了,放到一個專門砌成的鹽池用清水反復浸泡導引,流出的鹽水經太陽曬或用大鍋煮,白色的晶體鹽就產生了。這個過程被稱為“淋小鹽”。而今這些早已塵封于泛黃的記憶中了。但是,鹽依然是大地慷慨的饋贈。
?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之謂好像略有消極頹唐之意,其實在我看來是盈滿,是豐厚,是自足,是上蒼的賜予。人活一世,少了哪般滋味豈不是都覺乏味、都感寡淡?只是,甜了別沉溺,苦了別沉淪,酸了別倒牙,辣了別放任,咸了別過度,要以它味來填充,來調和,來平衡。蘇東坡嘗云“人間有味是清歡”,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才會不負大地,不負人生。
(選自《2022年中國精短美文精選》,有刪改)(1)文章以“大地的滋味”為題,有什么好處?
(2)文中說“大地上長著甜,也長著苦”。請概述大地上長著的“苦”。
(3)作者為什么說苦“最為人間值得”?
(4)賞析句子。
①當小小青杏掛滿枝頭的時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個酸,口水立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
②辣椒圓錐的形狀像一把彎曲的利刃,由青轉紅,收后堆在場院,紅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
(5)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理解。組卷:221引用:3難度:0.5
四、交流與表達(60分)
-
9.對比是一種常用的表現手法,運用對比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題,本單元的《孔乙己》《范進中舉》《窗》都運用了這種手法,如果讓你以“寬容”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你將如何運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文章的主題。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10.作文。
請以《那一次,我沒有忍住淚水》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內容自選,立意自定,抒發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2)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班級、校名,如需要,可用“××”代替。(3)字跡工整,卷面整潔,不少于600字。組卷: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