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江蘇省揚州市高考生物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如圖X、Y、Z是細胞中的三種化合物,X為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Y、Z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2.內質網膜包裹損傷的線粒體形成自噬體時,LC3-Ⅰ蛋白被修飾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完成損傷的線粒體降解。將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中等強度運動組和大強度運動組,測量細胞中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對含量,結果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7
          • 3.下列有關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敘述,分析不合理的是(  )

            組卷:62引用:3難度:0.6
          • 4.有些實驗需要采取適宜的措施避免實驗者受到傷害。下列措施哪項不是為了達成該目的(  )

            組卷:30引用:2難度:0.7
          • 5.玉米根尖縱切片經堿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分生區圖象如圖。

            對此圖象的觀察與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432引用:19難度:0.6
          • 6.細胞分裂是生物體一項重要的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下列關于圖示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7引用:7難度:0.7
          • 7.某雌雄異株二倍體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該植物有藍花和紫花兩種表現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體上)、B和b(位于X染色體上)共同控制。已知紫色素形成的途徑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7引用:3難度:0.6
          • 8.下列關于生物育種技術操作合理的是(  )

            組卷:231引用:23難度:0.7
          • 9.圖甲是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體內后兩種細菌的含量變化,圖乙是利用同位素標記技術完成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0引用:22難度:0.9
          • 10.基因在轉錄形成mRNA時,有時會形成難以分離的DNA-RNA雜交區段,稱為R環結構,這種結構會影響DNA復制、轉錄和基因的穩定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11.“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是以外源DNA或mRNA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質以細胞提取物為條件合成蛋白質的體外基因表達系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計65分.

          • 32.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污水的排放量也日漸增加。污水處理方法很多,其中微生物絮凝劑(MBF)的使用倍受關注。MBF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可以使固體懸浮物聚集凝固且下沉,從而達到除濁的效果,使污水變清。科研人員為了篩選絮凝活性高的菌種,進行了如下試驗:
            (1)菌種的初篩:
            ①將各菌源用
             
            按一定濃度梯度稀釋,分別接種于培養基中,分離純化多次,再進行
             
            (液體/固體)發酵培養。②對純化的各菌株進行絮凝活性測定。測定時在燒杯中加2mL菌株培養液和4g/L高嶺土懸濁液100mL,以
             
            為對照,檢測并計算絮凝率。選取絮凝率>70%的作為復篩菌株。
            (2)復篩與培養條件
            將初篩的5種菌株在不同碳氮比的培養液中培養相同時間,然后與初始pH值不同的高嶺土懸濁液混合,一定時間后測定絮凝率,結果如表。
            不同條件下的菌珠生長狀況及絮凝率
            碳氫比
            初始PH
            5:1 3:1 2:1 1:1
            5.0 - - - J-27(90.9%)
            J-18(94.6%)
            5.5 J-26(94.6%) - J-5(91.5%)
            J-16(94.4%)
            J-26(90.9%)
            J-18(92.3%)
            6.0 - - - J-18(97.5%)
            7.0 - - - -
            8.0-9.0 各菌生長較差,絮凝率低
            注“-”表示在此條件下菌株生長很好,但絮凝率<90%。
            上述結果說明
             
            顯著影響各菌的生長和絮凝劑的分泌狀況;
             
            對菌株的生長影響不明顯,但對絮凝劑的分泌影響較大。科研人員從中挑選出的3種優良菌株為
             

            (3)通過篩選獲得的野生型的菌株分泌絮凝劑的產量有限,科研人員從真核生物的
             
            上發現了絮凝基因并克隆,再利用
             
            技術獲得具有絮凝功能的工程菌,實現正規化、規模化的生產與使用。
            (4)MBF對細胞也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利用這一特性在釀酒產業中使用絮凝性高的酵母替代絮凝性低的酵母能夠制造出質量更好的啤酒,原因是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33.乳糖不耐癥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出轉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種,給患乳糖不耐癥患者帶來福音。如圖1為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圖2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產生的結果。請分析回答問題:

            (1)科學家在構建重組質粒T時,首先采用PCR技術對LCT基因進行擴增,在擴增目的基因的操作過程中,加入的物質有:模板DNA、引物、4種脫氧核苷酸以及
             
            酶;若一個該DNA分子在PCR儀中經過4次循環,需要
             
            個引物,產物中共有
             
            個等長的LCT基因片段。
            (2)圖1中的牛胎兒成纖維細胞無法直接發育成個體,需要利用去核卵母細胞構建重組細胞才能培育出新個體,其依據的原理是
             

            (3)據圖2分析,BamHⅠ的識別序列以及切割位點(用“↓”表示)是
             

            (4)圖1中,切割質粒S用的酶是
             
            ,切割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對堿基)兩種片段。若用BamHⅠ和EcoRⅠ兩種酶切割重組質粒T,獲得1.6kb和8.8kb兩種片段,則轉入的LCT基因長度為
             
            kb。
            (5)在轉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細胞中,可檢測到的物質有
             
            。(填編號)
            A.LCT基因
            B.LCTmRNA
            C.LCT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