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賀州市鐘山縣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
1.“耳聞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這兩句話啟示我們要( )
A.敢于向權威挑戰,培養批判精神 B.投身社會實踐,開發創造潛力 C.多參加集體活動,調節心理矛盾 D.表達獨到的見解,發展獨立思維 組卷:2引用:7難度:0.8 -
2.觀察如圖漫畫,你想對漫畫中的少年說的是( )
①坦然面對,正視自己身體變化
②彰顯自信魅力,追求內在美
③不因外形而自卑,只需成績好
④提高道德修養,忽略外在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3.我們通常認為,男性天生在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有優勢,而女性在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強于男性。這告訴我們( )
①男女生各有所長,要學會欣賞對方
②男女生各有不足,要善于學習對方
③對于男女生的性別差異會有刻板印象
④男女生要學習對方,消除差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4.對青春時光中“微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有( )
序號 微行為 點評 ① 小光看到自己長出了喉結,心里很害怕 沒有正確認識青春期生理變化 ② 小輝對班長隱瞞同桌沒完成值日的事 能夠換位思考,善于關愛同學 ③ 小美認為男女有別,從不與男同學交往 嚴守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原則 ④ 小凡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自主學習 符合“行己有恥”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1引用:3難度:0.8 -
5.自廣西百色市疫情發生以來,各領域、各行業黨員干部群眾不懼危險、勇敢出征,用最執著的堅守、最無悔的信念始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他們的行為( )
①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
②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的思考
③是奉獻社會、求得關注的體現
④給予了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6.2022年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許多學校舉辦豐富多彩的關于“微笑”的主題活動,鼓勵大家用微笑面對生活,用微笑化解冷漠,激發人們正面的情緒感受。這是因為( )
A.擁有正面情緒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B.保持積極心態,就能收獲良好的人際氛圍 C.負面情緒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 D.情緒會相互感染,正面情緒能讓生活更美好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7.小平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李華,并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可是沒幾天小平就發現班里好幾個同學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平非常憤怒,他可以( )
A.找到李華,把他臭罵一頓 B.從此不理李華,和他絕交 C.告訴李華,自己因為他沒有遵守諾言很生氣 D.告訴老師,讓老師懲罰李華,為自己出口惡氣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8.關于情緒與情感的關系,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情緒與情感有區別,情緒不穩定而情感相對穩定 B.情感源于情緒,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 C.情緒源于情感,伴隨著情感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 D.情緒在生活中積累強化,就可能產生某種情感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三、分析說明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緊扣題意回答。共18分)
-
24.材料一:2022年1月1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該法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依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的時間,培養未成年人的勞動習慣等。
材料二:2022年3月17日,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發布,“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將著力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干凈的網絡環境,重點清理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礙青少年上網學習的不良信息,重點整治涉未成年人網絡亂象,督促網站平臺進一步完善和推廣青少年模式。
(1)上述材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哪個方面的保護?
(2)材料一中畫線部分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哪一特征?
(3)看到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有同學認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主要靠父母。請你辨析這一觀點。
(4)結合材料二,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分析“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發布的原因。
(5)我們青少年要與法律同行,不做挑戰法律的“熊孩子”。請你為此建言獻策。組卷:2引用:1難度:0.4
四、實踐探究題(緊扣題意,結合自身的實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與探究。共18分)
-
25.某校七年級(1)班召開了一次“美好集體有我在”的主題班會,圍繞以下四個環節探討如何更好地建設班集體,現邀請你一同參與。
【明目標】
圍繞“你憧憬的美好集體是怎樣的?”這一話題,同學們暢所欲言。
(1)運用所學知識,描繪你憧憬的美好集體。
【促團結】
通過對全班同學的調查,得到如下數據:有56%的同學反映干部搞特權;61%的同學反映班級中存在歧視、欺侮同學的現象;76%的同學反映班上的互助組形同虛設,大家都各自努力,誰也顧不上誰。
(2)上述調查數據反映了該班存在哪些問題?
(3)針對上述調查數據,請你為班級建設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明事理】
李剛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從不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很少和同學交往,處處小心翼翼。看到這種狀況,班長組織同學們主動接近他,幫助他,鼓勵他。半個學期以后,李剛變了,他愛說愛笑,活潑開朗,樂于交往了。李剛深有感觸地說:“集體能改變一個人。”
(4)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會給我們的成長帶來哪些有益的影響?
【落行動】
了解并分析本班的實際情況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將通過實際行動讓班級變得更美好。
(5)作為班級的一員,你會通過哪些行動讓班級變得更美好,讓自己在擔當中成長?組卷:13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