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4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2分,共42分。)
-
1.下列有關物質性質和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二氧化硫可廣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金屬銅加工前,可用硝酸處理其表面的氧化物 C.二氧化硅導電,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D.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組卷:14引用:5難度:0.6 -
2.下列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h2>
A.Al3+、K+、OH-、Cl- B.H+、Fe2+、NO3-、SO42- C.Na+、Ca2+、Cl-、NO3- D.H+、K+、SO32-、SO42- 組卷:102難度:0.6 -
3.某同學設計的微型實驗裝置驗證SO2的性質,通過分析實驗,下列結論表達正確的是( ?。?br />
A.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氧化性 B.c棉球藍色褪去,驗證SO2氧化性 C.b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D.可以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 組卷:72難度:0.6 -
4.下表各組物質(或者它們的溶液)通過一步反應可實現如圖所示的轉化的是( ?。?br />
選項 X Y Z A Si Na2SiO3 H2SiO3 B S H2S SO2 C Al2O3 NaAlO2 Al2(SO4)3 D Mg(OH)2 MgCO3 MgCl2 A.A B.B C.C D.D 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5.某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試管①中的離子方程式為:Cu+4H++2NO3-═Cu2++2NO2↑+2H2O B.試管③中銅片溶解,放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試管③中無明顯現象,因稀H2SO4不與銅反應 D.試管③中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組卷:24引用:3難度:0.5 -
6.下列反應中因反應物用量不同而導致生成物不同的是( ?。?br />①Na2CO3與稀鹽酸②Fe與稀HNO3③Ca(HCO3)2溶液與Ca(OH)2溶液④FeBr2溶液與Cl2⑤Fe與Cl2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組卷:115引用:4難度:0.6 -
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制備H2S 制備NH3 制備NO2 制備Cl2 A.A B.B C.C D.D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8.在標準狀況下,將O2與NO按3:4的體積比充滿一個干燥燒瓶,將燒瓶倒置于水中,瓶內液面逐漸上升后,最后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h2>
A.0.045mol?L-1 B.0.036mol?L-1 C.0.026mol?L-1 D.0.030mol?L-1 組卷:103引用:8難度:0.7
二、填空題(共58分)
-
24.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然而它們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
已知:①室溫下,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條件下,NO或都能與NO-2反應生成MnO-4和Mn2+,如5NO-3+2NO-2+6H+═5MnO-4+2Mn2++3H2O。NO-3
Ⅰ.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所示:
(1)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2)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裝置C的作用是
(4)若無裝置D,則E中產物除亞硝酸鈉外,還有副產物
Ⅱ.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NO2與Na2O2能否發生反應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
假設一:NO2與Na2O2不反應;
假設二: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設三:
【設計實驗】
(1)實驗時,將NO2氣體通入盛有Na2O2的玻璃管中,淡黃色粉末完全變成白色,說明假設
(2)若假設二成立,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為驗證假設二是否成立,該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定性實驗研究,請完成下表內容。實驗步驟(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試劑、儀器任選)預期的實驗現象及結論 取適量的白色固體置于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 組卷:69引用:3難度:0.4 -
25.為測定CuSO4溶液的濃度,甲、乙兩同學設計了兩個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Ⅰ.甲方案
實驗原理:CuSO4+BaCl2═BaSO4↓+CuCl2
實驗步驟:
(1)判斷SO42-沉淀完全的操作為
(2)步驟②判斷沉淀是否洗凈所選用的試劑為
(3)步驟③灼燒時盛裝樣品的儀器名稱為
(4)固體質量為wg,則c(CuSO4)=
(5)若步驟①從燒杯中轉移沉淀時未洗滌燒杯,則測得c(CuSO4)
Ⅱ.乙方案
實驗原理: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實驗步驟:
①按圖安裝裝置(夾持儀器略去)
②……
③在儀器A、B、C、D、E…中加入圖示的試劑
④調整D、E中兩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讀數并記錄。
⑤將CuSO4溶液滴入A中攪拌,反應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體系不再有氣體產生
⑥待體系恢復到室溫,移動E管,保持D、E中兩液面相平,讀數并記錄
⑦處理數據
(6)步驟②為
(7)Zn粉質量為ag,若測得H2體積為bmL,已知實驗條件下ρ(H2)=dg/L,則c(CuSO4)
(8)若步驟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調液面即讀數,則測得c(CuSO4)組卷:2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