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7/28 8:0:9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是《詩經?小雅》里的銀河。近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直沖蒼qióng,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航天正向著既定目標穩步前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將邁得更遠。“探索浩瀚宇宙,完善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jué擇的堅定航天夢。”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甲】30多年來,有神舟五號diàn定基礎,中國航天人挑大梁、擔重任,在逐夢太空領yù的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斷刷新中國高度、【乙】世界奇跡。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寫出相應的漢字。
(2)填入【甲】【乙】兩處的標點符號與詞語,正確的一項是A.。 制造 B.…… 制造 C.。 創造 D.…… 創造
A.從結構上說,“既定目標”是偏正短語,“挑大梁”是動賓短語。
B.踔厲奮發,是精神振作,意氣奮發的意思。
C.“探索浩瀚宇宙,完善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一句有語病,應把“完善”改成“提高”。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2.根據提示,用課文原句填空。
①學然后知不足,
②俄頃風定云墨色,
③山光悅鳥性,
④已是黃昏獨自愁,
⑤古詩中作者常運用各種表現手法,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以象征手法,通過鴻的孤獨、驚起、求宿,表達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高潔和不愿隨波逐流心境的詩句是: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綜合性學習活動。
【“和”之義】
《論語》中有一句名言:“禮之用,和為貴。”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戰國時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后兩人和好,一起盡心盡力地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材料二:據說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英出面干預。但這位宰相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墻主動退后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墻讓后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即有名的“六尺巷”。
(1)閱讀材料一“將相和”與材料二“六尺巷”的故事,分別說說“和”的意味。
“將相和”:
“六尺巷”:
【“和”之用】
(2)我國古代辭書《廣韻》這樣解釋“和”:“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這種解釋是自古以來使用最廣泛的理解,且已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請根據語意、仿照句式,在橫線處寫出恰當的語句。
人與人和諧相處
定然增加友善和暢意
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定然呈現欣欣向榮
(3)仔細觀察如圖的公益海報,說說這個公益海報的主旨。
主旨:組卷:11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66分)
-
8.閱讀梁衡的散文《冬季到云南去看海》,完成問題。
①年末深冬季節,到云南騰沖考察林業,主人卻說,先領你去看熱海。我心里一驚,這大山深處怎么會有海,而海又怎么是熱的?
②車出縣城便一頭扎進山肚子里。公路成“之”字形,車子不緊不慢,一折一折地往上爬,走一程是山,再走一程還是山;一眼望去是樹,再看還是樹。只見一條條綠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層一層,黛綠、深綠、淺綠,由近及遠一直伸到天邊。直到目光的盡頭,才現出一抹藍天——這藍天倒成了這綠海的遠岸。
③走了些時候,漸漸車前車后就有了些輕輕的霧,再看對面的林子里也飄起一些淡淡的云。我說:“今天真算是上得高山了。”主人笑道:“正好相反,你現在是已下到熱海了。”我才知道,那氤氳縹緲、穿林裹樹的并不是云,也不是霧,竟是些熱騰騰的水汽,我們車如船行,已是蕩漾在熱海之上了。
④所謂熱海,是一個方圓八平方公里的地熱帶。騰沖是一個休眠火山區,多少年前,這里曾經火山噴發,現在地面仍留有許多舊痕,如圓形的火山口、黑色的火山石,還有奇特的“柱狀節理”,那是巖漿噴出時瞬間形成的一片美麗的石柱。但最奇的是地下的熱海。大約火山熄滅后還是不死心,便試探著要找一個出口,地下的巖漿就悄悄地摸到這里,一直躥到離地表還有七八公里處,用炙熱的火舌不停地向上噴舔著地面。于是這八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一臺巨大的鍋爐,地下水被煮得滾燙,一個名副其實的熱海。
⑤熱海雖名為海,但我們并不能像蘇東坡那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也不能如曹操那樣“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因為這海是藏在地下的,我們只能去找幾個海眼“管中窺豹”。最大的一個海眼就是著名的“大滾鍋”,單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的威力。要看這口大鍋,先得爬上一個高高的“鍋臺”。我們拾級而上,還未見鍋就已聽到滾滾的沸水之聲,頭上熱氣逼人。上到鍋臺一看,這口石砌的大鍋,直徑三米,深一點五米,沸騰的熱浪竟有尺許之高。由于長年累月地滾煮,鍋沿上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水堿,真是一口老鍋。大鍋前又開出一條數米長、兩尺來寬的石槽,亦是水沸有聲,熱氣騰騰,槽上架著一排竹籃,里面蒸著土豆、雞蛋、花生等物。這恐怕是我見過的最奇特的蒸籠了。游人可以上去隨意品嘗這地心之火與山泉之水的杰作,就像在城市路邊的早點攤上吃小籠包子。我們看慣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可誰又見過這無年無月翻滾不止的開水大鍋呢?我抬頭看一眼天上的白云和鍋后山崖的綠樹,忽然想起張若虛的那句名詩:“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山上何時現滾鍋,滾鍋何時初見人呢?天地間悄悄地隱藏有多少秘密。
⑥因為地處熱海之上,山上山下露頭的溫泉就隨處可見。有的潺潺而流,兀自成潭;有的點點而滴,掛垂成線;還有的間歇而噴,如城市廣場上的音樂噴泉。但這泉水都脫不了一個“熱”字,于是就利用來做浴池,連普通的山民家也開池營業。為了能更深一層感知熱海之美,我們選了一處浴室推門而入,待穿過短廊才發現并沒有“入室”,而是豁然開朗,又置身在半山之上。原來這里的浴池并不是平地之池,而是一個一個掛在半壁,就如高樓上的陽臺。試想,在半山之上,綠風白云,枕石漱流是什么樣子?我極興奮,不肯下水,先披衣環顧四周,做一回精神上的沐浴。只見諾大一個池子,猶抱琵琶,被一株從石縫中探出的大葉榕樹俯身遮去了大半,而一株老藤左伸右屈,就做了這池子的欄桿。池邊雜花弱草,青苔翠竹,池水清清見底,水面熱氣微微蒸騰。水先是從個石龍頭中注入池中,再漫過池沿,無聲地貼著石壁滑向山下,于是過水的半面山巖就如一堵誰家賓館大堂里的水幕墻,淋淋潺潺。我憑欄遙望著對面林梢上升起的輕輕的霧和腳下谷底走的云,竟有一種將軍閱兵似的自豪,然后翻身入水,暢游其中,仰望藍天白云,覺得自己就是一條天上之魚。天下真有這樣的海嗎?
⑦因為剛才池邊的那棵大葉榕,下山時我就留心起這山上的植被。我知道榕樹喜熱,多見于福建、廣東,或者西雙版納,現在能現身于偏北的騰沖,定是得了地下的熱氣。這么一說,果然發現這方圓遠近處的樹的確特別,既有許多亞熱帶的芭蕉、棕櫚,又有本地的松、柏、杉、樟,還有遠古時期留存下來的曾與恐龍為伴的黑桫欏樹。有一種我從未見過,枝如楊柳,葉如榆錢,在這個隆冬季節,滿樹還綴著些紅茸茸的花朵。主人說,這屬柳科,就叫紅絲綠柳。啊!好浪漫的名字。現在科學家已經弄清熱海的來歷,是這滿山的綠樹飽飽地蓄足了水,然后再慢慢地滲入地下,經地火加熱后又悄悄送回地面,這個過程七十五年一個周期,循環往復,流淌不息。這么說來,我們現在既是行在密林之中,又是站在歷史的河岸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我已說不清到底該叫它熱海還是綠海,抑或歲月之海。其實它就是一個為地熱所蒸騰、綠樹所覆蓋、歲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態之海。
二〇一〇十二月(1)按要求回答下面兩小題。
a.游記類文章經常會用到移步換景的手法。請根據文章內容,將表格補充完整。所至 山肚子 ② 下山路 所見 ① “大滾鍋”和溫泉 ③
(2)本文語言生動而有味,請簡要賞析下面兩句話的表達效果。
①公路成“之”字形,車子不緊不慢,一折一折地往上爬,走一程是山,再走一程還是山;一眼望去是樹,再看還是樹。只見一條條綠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層一層,黛綠、深綠、淺綠,由近及遠一直伸到天邊。
②有的潺潺而流,兀自成潭;有的點點而滴,掛垂成線;還有的間歇而噴,如城市廣場上的音樂噴泉。
(3)下面兩位同學對本文第④段有不同理解,你贊同誰的看法?請說明理由。
曉語:我認為刪去文章第④段,能使內容更緊湊。
曉文:我不這么認為,這是作者精心設計的。
(4)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題目“冬季到云南去看海”的妙處。(至少三點)組卷:32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65分)
-
9.作文。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數字。有的數字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有的數字,又不只是一個數字。
請以《不只是一個數字》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校名、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規范。組卷: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