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等校中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6/21 8:0:10
詩詞中的小與大(32分)
-
1.下面三個小詩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請你閱讀并根據拼音書寫漢字。
(1)我的心是kuàng
(2)綠樹長到了我的窗前,仿佛是yīn
(3)我的白晝已經完了,我像一只泊在海灘上的小船,dì
——(泰戈爾《飛鳥集》)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小組為了尋找更多詩詞閱讀的路徑,組員對所學詩歌做了梳理。
◎請在(1)到(9)處填寫相應的古詩文名句。
◎請在【甲】處寫出你的點評。閱讀路徑 詩句 點評 音韻 (1)蒹葭萋萋,
(2)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音韻雖小,若巧妙運用有助于表現詩歌內容,使詩富有音韻之美,在表情達意上起著大作用。 意象 (3)
(4)雞聲茅店月,【甲】 用典 (5)相顧無相識,
(6)報君黃金臺上意,典故雖小,但凝練的語言卻蘊含著飽滿的內容,詩人借助它有利于表達含蓄豐富的情感。 虛實 (7)
(8)遙憐故園菊,虛實結合,雖是很小的表現手法,但擴大了想象空間,更具畫面感,更能凸顯情感。 (9)經過梳理,組員發現以上小路徑有效打開了詩詞解讀的大門。《論語》和經典文言篇目也可以這樣梳理,因為很多深刻的大道理往往蘊含在簡短的小句子中。如“① 組卷:9引用:1難度:0.5
古文中的故與新(21分)
-
7.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尉①有夜半擊令②之門者,求見甚急。令曰:“半夜有何事,請俟旦。”尉曰:“不可。”令披衣遽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曰:“某見春夏之交,農事方興,百姓皆下田,又使養蠶,恐民力不給。”令曰:“然則君有何策?”曰:“某見冬間,農隙無事,不若移令此時養蠶,實為兩便。”令笑曰:“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處得桑?”尉瞠目久之。
【注釋】①尉:縣尉。 ②令:縣令。
【乙】 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①而虜晉,飯牛于秦,傳鬻②于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說之,獻諸繆公③,三日,請屬事焉。繆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為天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
【注釋】①虢:guó,諸侯國名。②鬻:yù,賣。③繆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丙】 (子) 嘗獨立,鯉趨①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注釋】①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1)請探究“屬”字的構字法和意義的演變過程,辨別選項中“屬”的意思,將其填入合適的空格。=(尾)+(蜀,睜眼察視),表示看頭看尾。
A.三日,請屬事焉
B.屬引凄異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①
(2)虛詞不虛。下列句中的“也”如何朗讀,才能表達其中的不同情感?
①“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
②對曰:“未也。”
(3)小組成員閱讀【甲】【乙】兩文后總結了幾條勸諫經驗。請你仿照示例,也總結一條并具體分析。
示例:勸諫時要抓住對方心理。【乙】中公孫枝從“無乃為天下笑乎”看出了秦穆公的心理要害:怕因任用身份低微的俘虜而成不了明君,被天下笑。于是他抓住秦穆公心理,重新定義“明君”,從而勸諫成功。
(4)小組成員就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會。
小溫:閱讀古文時,潛伏在血脈里的文明因子常被喚醒。如材料【丙】中的兩個“退”看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敬重,這就是“禮”,需要我們繼續繼承。
小州:贊同,但也有一些東西引發我們的思考,比如“鯉趨而過庭”中一個“趨”字,就可以推測古時父子關系。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是一門學問。
請你也加入討論的行列,以材料【丙】中的“父子關系”和《送東陽馬生序》的“師生關系”為例,談談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150字左右。組卷:14引用:1難度:0.5
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對比是學習梳理的常用妙方。 你就知道頂嘴,這次英語成績你又不如同桌。 對比得找對角度。 對比讓我自慚形穢,掉入自卑的漩渦。 不爬一次崎嶇的高山,就不知道大地的平坦。 對比讓我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更有前行的動力與方向。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選文體。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