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5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在生物教材當中出現了很多有關小泡的敘述,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內質網膜會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包裹起來,隨后小泡離開內質網向高爾基體移動并最后與之融合 B.在動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細胞中,含有一些由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 C.在植物有絲分裂的前期,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絲分裂的末期,這些小泡會聚集成一個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 D.剛分裂形成的植物細胞中只有很少幾個分散的小液泡,隨著細胞的長大,這些小液泡就逐漸合并發展成一個大液泡 組卷:68引用:22難度:0.9 -
2.五個大小相同的馬鈴薯幼根與物種A的幼根分別放入甲-戊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數小時后,取出稱重,重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結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與馬鈴薯幼根細胞液等滲的溶液是甲溶液 B.馬鈴薯比物種A更耐旱 C.物種A幼根的分生區細胞在甲濃度溶液中一定會發生質壁分離 D.在這五種蔗糖溶液中,濃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3.將玉米的PEPC酶基因導入水稻后,測得光照強度對轉基因水稻和原種水稻的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光照強度低于8×102μmol?m-2?s-1時,影響兩種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和CO2濃度 B.光照強度為10~14×102μmol?m-2?s-1時,原種水稻光合速率基本不變,可能是CO2供應不足引起的 C.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氣孔導度,提高水稻在強光下的光合速率 D.轉基因水稻光飽和點比原種水稻大,更適合栽種在強光環境中 組卷:17引用:5難度:0.6 -
4.棉鈴蟲是嚴重危害棉花的一種害蟲,科研工作者發現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D,兩種基因均可導致棉鈴蟲死亡,現將B和D基因同時導入棉花的一條染色體上獲得一抗蟲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獲得了多個基因型為AaBD的短果枝抗蟲棉植株,AaBD植糠自交得到F1(不考慮減數分裂時的交叉互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F1中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3:1,則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B.若F1中長果枝不抗蟲植株比例為1:16,則F1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B、AD、aB、aD C.若F1表現型比例為9:3:3:1,則果枝基因和抗蟲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D.若F1中短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2:1:1,則F1配子的基因型為A和aBD 組卷:160引用:11難度:0.7 -
5.某種細菌(Z)能依賴其細胞膜上的H+載體將胞內的H+排出,該過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該細菌H+載體結構改變的一種突變體(T),并比較了Z、T分別純培養時細菌數量和培養液pH的變化規律,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T菌群呈S型增長,培養約20小時后達到K值 B.T細菌可能是H+載體功能降低的一種突變體 C.Z細菌將胞內H+排到胞外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D.Z細菌生長的培養液最適pH一定小于4.0 組卷:87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6.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是野生型酵母菌的突變菌株,其線粒體功能喪失,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科研人員為獲得高產酒精的呼吸突變型酵母菌進行了相關研究。
(1)酵母菌發酵產生酒精首先要通入無菌空氣,目的是
(2)為優化篩選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條件,研究人員設計了紫外線誘變實驗,記錄結果如表。表中A、B、C分別是組別 1組 2組 3組 4組 5組 6組 7組 8組 9組 照射時間/min A 1.5 1.5 2.0 2.0 2.0 2.5 2.5 2.5 照射劑量/W 12 15 17 12 15 B 12 15 17 照射距離/cm 18 20 22 20 22 18 22 18 C 篩出率/% 3 7 13 5 15 6 4 7 11
(4)科研人員為檢測該呼吸突變型酵母菌是否具備高產酒精的特性,做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圖中數據推測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組卷:63引用:5難度:0.7 -
17.蘿卜的蛋白A具有廣泛的抗植物病菌作用,而且對人體沒有影響.我國科學家欲獲得高效表達蛋白A的轉基因大腸桿菌作為微生物農藥,做了相關研究.
(1)研究者用相同的
(2)檢測發現,轉入的蛋白A基因在大腸桿菌細胞中表達效率很低,研究者推測不同生物對密碼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設計了與蛋白A基因結合的兩對引物(引物B和C中都替換了一個堿基),并按圖2方式依次進行4次PCR擴增,以得到新的蛋白A基因.
①這是一種定點的
②圖2所示的4次PCR應該分別如何選擇圖1中所示的引物?請填寫以下表格(若選用該引物劃“√”,若不選用該引物則劃“×”).引物A 引物B 引物C 引物D PCR1 PCR2 PCR3 PCR4
(4)作為微生物農藥,使用時常噴灑蛋白A基因的發酵產物而不是轉蛋白A基因的大腸桿菌,其優點是組卷:254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