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銀灘高級中學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布:2024/11/8 21: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普通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通過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來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形成。而發現于極端特殊環境的某些耐熱細菌對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細菌核糖體功能的紅霉素對這些耐熱細菌也不起作用(不考慮溫度對抗生素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耐熱細菌的細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組成的 B.耐熱細菌的核糖體與普通細菌的核糖體幾乎沒有差異 C.耐熱細菌的DNA中G和C所占比例比普通細菌的高 D.耐熱細菌與普通細菌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2.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而胚芽中脂肪的含量達17%~45%,故可從玉米種子中提煉玉米油。種子吸水萌發時,玉米胚芽合成赤霉素并釋放到胚乳和糊粉層,糊粉層細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產生水解酶并釋放到胚乳,促進淀粉水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淀粉的單體是葡萄糖,葡萄糖常作為細胞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 B.淀粉和脂肪的組成元素相同,兩者均為玉米籽粒的貯能物質 C.萌發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與斐林試劑反應后會出現磚紅色沉淀 D.糊粉層細胞產生的水解酶釋放到胚乳后,會使玉米籽粒干重減少 組卷:30引用:5難度:0.7 -
3.蘇氨酸在蘇氨酸脫氨酶等酶的作用下,通過5步反應合成異亮氨酸。當細胞中異亮氨酸濃度足夠高時,其與蘇氨酸脫氨酶結合,改變蘇氨酸脫氨酶的空間結構,抑制酶活性;當異亮氨酸的濃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異亮氨酸脫離蘇氨酸脫氨酶,使蘇氨酸脫氨酶重新表現出活性。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A.蘇氨酸與異亮氨酸分子結構的差異體現在R基團上 B.細胞中只要蘇氨酸脫氨酶活性正常就能合成異亮氨酸 C.蘇氨酸脫氨酶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后可恢復正常 D.細胞通過負反饋調節機制控制異亮氨酸的濃度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4.社會上流傳著一些與生物有關的說法,其中有科學依據的是( ?。?/h2>
A.日常炒菜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熔點低,易儲存 B.雞蛋生吃,營養不會被破壞,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C.不吃主食,脂肪大量轉化為糖類分解供能,能達到減肥效果 D.補充特定的核酸,會增強基因修復的能力 組卷:22引用:6難度:0.7 -
5.易位子是一種位于內質網膜上的蛋白質復合體,其中心有一個直徑大約2納米的通道,能與信號肽結合并引導新合成多肽鏈進入內質網。若多肽鏈在內質網中未正確折疊,則會通過易位子運回細胞質基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新合成的多肽鏈進入內質網時未直接穿過磷脂雙分子層 B.易位子具有運輸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內質網的能力 C.經內質網加工后的蛋白質也是通過易位子運送到高爾基體的 D.易位子具有識別能力,體現了內質網膜的選擇性 組卷:25引用:8難度:0.7 -
6.高爾基體的TGN區對蛋白質的包裝分選至少有三條途徑。①溶酶體酶的包裝與分選途徑:具有某種標記的溶酶體酶與相應的膜受體結合,通過出芽形成囊泡,最終將溶酶體酶運送到溶酶體中;②可調節性分泌途徑:特化類型的分泌細胞,新合成的可溶性分泌蛋白在分泌泡聚集、儲存并濃縮,只有在特殊刺激下才引發分泌活動;③組成型分泌途徑:真核細胞均可通過分泌泡連續分泌某些蛋白質至細胞表面。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h2>
A.溶酶體酶的包裝與分選途徑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B.胰島素的分泌經過高爾基體的包裝和分選,屬于第二條途徑 C.真核細胞表面受體蛋白的形成屬于組成型分泌途徑 D.引起三條途徑的發生均需要有細胞外信號分子的刺激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7.某研究小組用5種植物材料進行質壁分離實驗。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記錄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記錄從滴加蔗糖溶液到發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平均時間,繪制成如圖。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 ?。?/h2>
A.據圖分析可知,5種植物材料中山茶細胞體積最大 B.該實驗在觀察質壁分離現象時,不需要單獨設計對照實驗 C.若在發生質壁分離后滴加清水,則5種材料的復原時間都不同 D.5種材料中,紅花檀木發生質壁分離的速度最快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8.CLAC通道是細胞應對內質網鈣超載的保護機制,該通道依賴的TMCO01(內質網跨膜蛋白)可以感知內質網中過高的Ca2+濃度,并形成具有活性的Ca2+通道,將內質網中過多的Ca2+排出,一旦內質網中的Ca2+濃度恢復到正常水平,Ca2+通道活性會隨之消失。TMCQ1基因敲除的小鼠能夠模擬癡呆、顱面、胸畸形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內質網中的Ca2+可作為信號分子調節Ca2+通道蛋白的活性 B.Ca2+通道活性消失后,跨膜蛋白TMCO1被水解成氨基酸 C.CLAC通道和載體蛋白進行物質轉運時,其作用機制是不同的 D.內質網鈣濃度過高是患者癡呆、顱面和胸畸形的主要原因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9.人體某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速率與葡萄糖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實線表示僅葡萄糖存在的情況,虛線表示同時存在穩定濃度的半乳糖的情況。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半乳糖的存在對葡萄糖的轉運有抑制作用 B.該細胞的細胞膜可轉運半乳糖 C.葡萄糖的轉運速率隨葡萄糖濃度的升高將持續增大 D.該細胞的細胞膜轉運葡萄糖需要消耗能量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10.下列關于酶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h2>
A.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不宜用淀粉作為底物 B.可用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氫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C.用麥芽糖、淀粉、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驗證酶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進行檢測 D.比較H2O2在加了新鮮肝臟研磨液和加熱蒸餾水時的分解速率,可驗證酶具有高效性 組卷:24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30.高賴氨酸血癥是由于線粒體內分解賴氨酸的A酶(由LKR及SDH兩部分組成)缺乏而引起的代謝紊亂疾病,分Ⅰ型和Ⅱ型?;颊哐褐匈嚢彼釢舛冉云?,Ⅰ型患者癥狀不明顯,Ⅱ型患者發育遲緩。賴氨酸進入線粒體后降解途徑如圖所示。
(1)據圖分析,谷氨酸是人體
(2)賴氨酸在線粒體膜上
(3)編碼A酶的基因突變會造成高賴氨酸血癥。以秀麗線蟲為材料,經誘變得到了表皮細胞線粒體異常增大的突變體甲,將編碼A酶的LKR和SDH基因分別在甲的細胞中表達,發現SDH可以將其中的線粒體回復到野生型而LKR不能。而已知的LKR和SDH均受損的線蟲突變體乙表皮細胞線粒體不增大。說明只有在
(4)進一步通過實驗研究野生型、LKR突變和SDH突變小鼠,結果發現野生型與LKR突變小鼠體重相差不大,而SDH突變小鼠體重明顯降低,發育遲緩。推測Ⅰ型和Ⅱ型高賴氨酸血癥分別是因
(5)綜合以上信息,Ⅱ型高賴氨酸血癥出現上述結果的機理是:在LKR功能正常時,SDH突變,SDH無法發揮正常催化功能,小鼠線粒體內組卷:4引用:2難度:0.6 -
31.如圖a為線粒體的結構示意圖.如圖b為線粒體中某種生物膜的部分結構及有氧呼吸某階段簡化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b表示圖a的
(2)已有研究發現肝癌腫瘤中心區域細胞中線粒體融合增強(會導致線粒體嵴密度增大、呼吸鏈復合體的活性增強、細胞耗氧速率增加等),細胞長度變長,為研究在營養缺乏時線粒體融合對肝癌細胞糖代謝的調控。研究者用肝癌細胞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如表(注:線粒體嵴密度=嵴數目/線粒體長度),據表分析:指標組別 細胞耗氧速率 線粒體ATP產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線粒體嵴密度 呼吸鏈復合體的活性 乳酸脫氫酶的量 甲組:常規培養組 4.2 1.0 0.35 10.1 0.9 1.01 乙組:營養缺乏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組:營養缺乏+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②根據實驗結果,將下列選項排序從而完善肝癌細胞在營養缺乏條件下的代謝調控途徑,對應字母排列順序是:營養缺乏→
a.線粒體融合增強
b.DRP1S637磷酸化增強
c.細胞耗氧速率增加、線粒體ATP產生量增加
d.線粒體嵴密度增加、呼吸鏈復合體的活性增加組卷:10引用: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