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20 21:30:2

          一、萬物有靈(32分)

          • 1.班級開展“向大自然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問題。下面是“字里乾坤”探究組的活動筆記。請你閱讀,完成任務。
            漢字 演變 解讀
                    在甲骨文和金文“水”的字形中,中間的曲線表示水流,旁邊的幾個點兒表示濺起的水花。
                    “卉”的字形像三棵草,代表許多草péng①
             

            勃生長的樣子。“卉”的本義是草的總稱。
                    象是陸地上最大的bǔ②
             
            乳動物。“象”最初 的字形突出了象長長的鼻子和寬厚的身軀。
            探究發現 漢字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蘊藏著自然與生命的原初“密碼”,積淀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維系著中華文明數千年mián③
             
            延不斷、向前發展。
            (1)下面詞語中加點的字和“曲線”的“曲”字讀音相同的一項是
             

            A.彎曲
            B.歌曲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2.下面是“古詩中的植物和動物”探究組的交流發言,請你補全。
            小宇:古人常以植物和動物入詩。曹操《觀滄海》中的“樹木叢生,(1)
             
            ”寫出了作者登山臨海所見到的山島景象;譚嗣同《潼關》中的“終古高云簇此城,(2)
             
            ”寫出了作者策馬潼關感受到的壯闊風景。
            小瑤:古詩中的植物和動物大多寄托著作者的思想感情。“(3)
             
             
            ”,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借花鳥表達嘆飄零、感離恨的心境;“(4)
             
             
            ”,劉禹錫的《秋詞》借鶴飛沖天的形象引出壯志豪情。
            小文:“(5)
             
            ,小橋流水人家,(6)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更為巧妙,將植物、動物等景物組合,表達出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
            小宇:在默寫王灣《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有同學經常把“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的
            “雁”寫成“燕”。有什么好的方法幫助同學避免犯這種錯誤呢?
            小瑤:在積累古詩的時候,我們不能只記字音,還要思考詩句的含義。在古詩中,“燕”常
            常代表春光的美好,而“雁”常常代表(7)
             
            。理解了這層內涵,再結合詩句內容,就不會把“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的“雁”錯寫成“燕”了。
            小文:是啊。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正如《<論語>十二章》中所說的“(8)
             
             
            ”。

            組卷:39引用:2難度:0.8
          • 3.請你參與“人與動物”閱讀活動,完成問題。
            【甲】??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乙】      余居西湖寓樓。樓多鼠,每夕跳踉幾案,若行康莊。燭有余燼,無不見跋。始甚之,繼而念鼠亦饑耳。至于余衣服書籍一無所損,又何惡焉。適有饋餅餌者,夜則置一枚于案頭以飼之。鼠得餅,不復嚼蠟矣。一夕,余自食餅,覺不佳,復吐出之,遂并以飼鼠。次日視之餅盡而余所吐棄者故在。乃笑曰:“鼠子亦狷介乃爾。”是夕,置二餅以之。次日,食其一。余嘆曰:“不惟狷介,乃亦有禮。”
            (選自俞樾《春在堂隨筆》)【注釋】①康莊:寬闊平坦的大路。②跋:踩,踏。③狷介:孤高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1)根據文意,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次日視之餅盡而余所吐棄者故在。
            (2)參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語句 方法(供參考) 釋義
            始甚 參考成語:好逸惡勞
             
            置二餅以 查閱詞典:?辭別。?道歉。?感謝。?凋落。
             
            食其一 聯系課內:止有剩骨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②樓多鼠,每夕跳踉幾案,若行康莊。
            (4)請你補全“人與動物”閱讀活動收獲卡。
            活動收獲卡
            人與動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員”,人類始終面對著如何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
            【甲】文中的狼具有①
             
            的本性。屠戶面對狼,由遷就退讓到奮起自衛,先后殺死兩狼。由此表現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乙】文的鼠被作者俞樾評價為“②
             
            ”(用原文語句回答),其實正是因為俞樾對待動物有③
             
            的意識。
            閱讀關于“人與動物”的文章,可以增進人與大自然關系的理解,加強對人類自我的理解和反思。

            組卷:67引用:3難度:0.7

          四、創作有方(46分)

          • 9.班級開展“文學部落”綜合性學習活動,決定創立班刊,向全班同學征集班刊的名稱。請你為班刊取一個名字,并寫一段話,對刊名加以闡釋,80字左右。
            溫馨提示
            ◇刊名要簡潔,朗朗上口。
            ◇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學氣質。
            ◇刊名要有特色,融入班級個性元素。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1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
            ??《現代漢語詞典》對“別樣”的解釋:另外的;其他的:不同一般的。
            ??請以“別樣課堂”為題,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寫作標準
            ☆側重寫實:(1)緊扣“別樣課堂”合理取材,中心明確,價值觀正確;(2)寫清楚事情的經過,詳略得當;(3)思路清晰,語言連貫。
            ☆側重虛構:根據題目“別樣課堂”構思,要突出“別樣”,可以通過適當的聯想和想象去豐富細節,使情節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動。
            要求:(1)按照寫作標準寫作;(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4)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