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教育集團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4 16:0:1

          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海洋中的某些水母常常會給游泳者造成嚴重的傷害,其致命武器應該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渦蟲比水螅更能適應復雜的水生環境,這是由于(  )

            組卷:175引用:12難度:0.7
          • 3.豬肉絳蟲和蛔蟲分屬于兩個類群,但都是寄生動物,下列選項中屬于它們與寄生生活相適應共同特征的是(  )

            組卷:5引用:4難度:0.6
          • 4.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能吃重金屬的超級蚯蚓,飼養這種蚯蚓并且將它們放歸到被污染的土壤中,下列關于蚯蚓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5.能形成珍珠的是下列何種結構(  )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6.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類群是(  )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7.下列對于蝗蟲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6
          • 8.下列動物全是魚類的一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9.習近平主席曾考查了秦嶺東部的綠色明珠——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內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下列有關大鯢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6引用:2難度:0.7
          • 10.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體表有鱗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在陸地產卵
            ④卵有堅韌的卵殼
            ⑤皮膚裸露

            組卷:39引用:6難度:0.7
          • 11.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成功,這是我國邁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飛機是對鳥類的仿生,下列關于鳥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3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每空1分,共40分)

          • 3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手機依賴癥”。由于人的手經常接觸手機,手機表面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細菌的生長。《LiveScience》發表的一篇文章稱,手機屏幕比馬桶按鈕單位面積上的細菌多,最近國內微博、微信又對此大量傳播。央視和北京衛視通過某科研單位進行了如下研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基編號 培養基組分
            蛋白胨、食鹽、蔗糖、水
            牛肉膏、蛋白胨、食鹽、瓊脂、水
            (1)培養基上生長的細菌菌落有多種形態,說明附著在手機上的細菌有多種。其中菌落是指
             
            個細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有人說從菌落的大小、形態、顏色就可以區分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這種說法對嗎?
             
            (填“對”或“不對”)。
            (2)該實驗需選用培養基
             
            (填“甲”或“乙”),原因是其中的
             
            可以使培養基凝固,方便觀察實驗結果。根據培養基的成分可知,細菌生長所需要條件包括
             
             
            和適宜的溫度。
            (3)如圖,在用無菌棉簽取樣在培養基上涂抹前,該步驟前需要先對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并等待其冷卻,其中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冷卻的目的是
             


            (4)兩電臺實驗操作均正確,但實驗結果截然不同,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進行
             
            實驗。
            (5)從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手機上的細菌數目如此之多,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啟示:
             
            。(至少回答一點)

            組卷:62引用:2難度:0.5
          • 34.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標是“水滴”(圖1),包含大熊貓、孔雀、魚、蝴蝶和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資料二:長江中生活有424種淡水魚,有著“淡水魚類資源寶庫”的美稱。由于水體污染、氣候變化、不合理引種及破壞性捕撈等因素的影響,長江魚類數量下降,有20多種魚列為瀕危動物。為保護長江魚類資源,我國采取系列措施;出臺長江保護的專門法律法規;加強珍稀魚類人工繁殖;建設生態魚道,暢通洄游河道等。

            (1)某同學將會標“水滴”中的動物進行了分類,如圖2所示。①表示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有無
             
            ,F表示的動物名稱是
             
            ,其特有的生殖發育方式是
             
            ,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蝴蝶體表有外骨骼,有保護和
             
            作用,但因不能隨著昆蟲的生長而生長,因此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
             
            現象。
            (3)資料二中提到的魚類身體呈
             
            型,可以減少水中的阻力;身體兩側的
             
            能感知水流方向;通過尾部和
             
            部的擺動,同時借助
             
            的協調作用進行游泳。
            (4)兩則資料體現出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請談談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此而做些什么?
             
            。(至少回答一點)

            組卷: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