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中山一中教育集團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4 16:0:1
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海洋中的某些水母常常會給游泳者造成嚴重的傷害,其致命武器應該是( )
A.口 B.芽體 C.內胚層 D.觸手上的刺細胞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渦蟲比水螅更能適應復雜的水生環境,這是由于( )
A.渦蟲有口 B.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 C.渦蟲有肛門 D.渦蟲營寄生生活 組卷:175引用:12難度:0.7 -
3.豬肉絳蟲和蛔蟲分屬于兩個類群,但都是寄生動物,下列選項中屬于它們與寄生生活相適應共同特征的是( )
A.體表有角質層 B.兩側對稱 C.身體呈圓柱形 D.生殖器官發達 組卷:5引用:4難度:0.6 -
4.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能吃重金屬的超級蚯蚓,飼養這種蚯蚓并且將它們放歸到被污染的土壤中,下列關于蚯蚓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 B.蚯蚓的剛毛位于身體背面 C.運動僅靠剛毛完成 D.觀察蚯蚓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球擦拭蚯蚓的體表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5.能形成珍珠的是下列何種結構( )
A.外套膜 B.貝殼 C.鰓 D.斧足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6.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類群是( )
A.魚類 B.軟體動物 C.節肢動物 D.鳥類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7.下列對于蝗蟲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B.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C.胸部有三對翅、兩對足 D.身體表面包著堅韌的外骨骼 組卷:5引用:3難度:0.6 -
8.下列動物全是魚類的一組是( )
A.鯽魚、鯊魚、鯨魚 B.鯽魚、魷魚、鯧魚 C.海豚、鯨魚、海龜 D.鯽魚、鯊魚、海馬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9.習近平主席曾考查了秦嶺東部的綠色明珠——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內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下列有關大鯢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大鯢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 B.大鯢又叫娃娃魚,但它不屬魚類 C.生殖和發育都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D.蠑螈和大鯢一樣都是兩棲動物 組卷:76引用:2難度:0.7 -
10.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體表有鱗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在陸地產卵
④卵有堅韌的卵殼
⑤皮膚裸露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組卷:39引用:6難度:0.7 -
11.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成功,這是我國邁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飛機是對鳥類的仿生,下列關于鳥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前肢特化成翼,是飛行器官 B.身體一般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空氣阻力 C.骨骼輕、薄、堅固,利于減輕體重 D.用氣囊和肺進行氣體交換 組卷:73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每空1分,共40分)
-
3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手機依賴癥”。由于人的手經常接觸手機,手機表面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細菌的生長。《LiveScience》發表的一篇文章稱,手機屏幕比馬桶按鈕單位面積上的細菌多,最近國內微博、微信又對此大量傳播。央視和北京衛視通過某科研單位進行了如下研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基編號 培養基組分 甲 蛋白胨、食鹽、蔗糖、水 乙 牛肉膏、蛋白胨、食鹽、瓊脂、水
(2)該實驗需選用培養基
(3)如圖,在用無菌棉簽取樣在培養基上涂抹前,該步驟前需要先對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并等待其冷卻,其中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4)兩電臺實驗操作均正確,但實驗結果截然不同,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進行
(5)從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手機上的細菌數目如此之多,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啟示:組卷:62引用:2難度:0.5 -
34.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標是“水滴”(圖1),包含大熊貓、孔雀、魚、蝴蝶和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資料二:長江中生活有424種淡水魚,有著“淡水魚類資源寶庫”的美稱。由于水體污染、氣候變化、不合理引種及破壞性捕撈等因素的影響,長江魚類數量下降,有20多種魚列為瀕危動物。為保護長江魚類資源,我國采取系列措施;出臺長江保護的專門法律法規;加強珍稀魚類人工繁殖;建設生態魚道,暢通洄游河道等。
(1)某同學將會標“水滴”中的動物進行了分類,如圖2所示。①表示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有無
(2)蝴蝶體表有外骨骼,有保護和
(3)資料二中提到的魚類身體呈
(4)兩則資料體現出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請談談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此而做些什么?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