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北京市朝陽區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7 13:30:2

          一、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顯微觀察法是生物學研究常用方法,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難度:0.7
          • 2.為研究水果酵素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下列實驗設計正確的是( ?。?br />
            選項 試劑 實驗操作 檢測成分
            A 斐林試劑 將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加熱后,再加入酵素 還原糖
            B 醋酸洋紅 加入醋酸洋紅溶液,觀察顏色是否變為橘黃色 脂肪
            C 雙縮脲試劑 往酵素中先加A液,再加B液,加熱后觀察 蛋白質
            D 重鉻酸鉀 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加入酵素中觀察顏色變化 酒精

            組卷:3難度:0.7
          • 3.模型是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借助模型理解“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4.有絲分裂過程中SMC3蛋白在著絲粒區大量富集。研究者構建玉米smc3基因突變體,觀察野生型和突變體的有絲分裂過程,部分結果如圖(A、B同一時期,C、D同一時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2難度:0.5
          • 5.如圖為擬南芥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顯微圖像,關于此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6.噬菌體S-2L的DNA中腺嘌呤被完全替換成另一種堿基——二氨基嘌呤(Z)。Z是除A、T、C、G外,DNA的第5種堿基。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7.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過程,將眼球子等樣本液滴在點樣處,若樣本含有新冠病毒,其表面抗原會被結合墊上的膠體金標抗體所識別,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隨樣品液移動,T線上固定的另一種抗體識別抗原,使膠體金標抗體被截留顯色;多余的膠體金標抗體移動到C線被截留顯色(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07難度:0.3

          二、本部分共6題,共70分。

          • 20.為培育香型抗稻瘟病水稻,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機理如圖1),將含有Cas9和gRNA基因的表達載體(如圖2)導入水稻,定向敲除香味抑制基因Badh2、感稻瘟病基因Pi21。

            (1)CRISPR-Cas9系統能精準敲除靶基因,其作用機理是gRNA與靶基因進行
             
            ;Cas9蛋白可催化
             
            (填化學鍵名稱)水解,剪切特定DNA片段,被切割的DNA修復時會引起
             
            (變異類型),導致基因失活。
            (2)研究者用農桿菌轉化法將CRISPR-Cas9表達載體導入水稻愈傷組織。為篩選成功導入表達載體的水稻愈傷組織,培養基中需加入
             
            。
            (3)為研究水稻的靶點突變情況,提取
             
            ,并設計
             
            ,進行PCR擴增并測序分析,獲得Pi21-Badh2雙基因突變雜合株系。
            (4)將Pi21-Badh2雙基因突變雜合株系
             
            ,以獲得不含轉基因成分(無T-DNA)的純合突變植株。
            ①子代中,Pi21-Badh2雙基因突變純合子的概率為1/16,則兩基因的位置關系為:
             
            。
            ②對純合突變植株利用Cas9的引物進行擴增,結果如圖3,應選取植株
             
            對突變基因做進一步的功能鑒定。從生物安全的角度,闡明選擇的理由: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21.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是人體必需脂肪酸,豬肉是我國最主要的肉類消費品,提高其PUFAs含量對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為解決豬肉中PUFAs含量不足的問題,研究者從線蟲中獲得控制PUFAs合成的必需酶基因fat1,培育轉fat1基因豬,操作過程如圖1。

            (1)利用PCR技術擴增fat1基因時,應在兩種引物的一端分別加上限制酶
             
             
            識別與切割的序列。為防止酶切產物自身環化,構建表達載體一般選用兩種限制酶,選擇的原則是
             
            。
            A.目的基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中有兩種限制酶切割位點
            B.表達載體內,每種限制酶只有一個切割位點
            C.酶切后,目的基因兩端的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D.酶切后,載體形成的兩個黏性末端序列不同
            (2)圖1中的連接產物需先導入大腸菌中的原因是
             
            ;所構建的重組基因表達載體中未標注出的必需元件還有
             
            。
            (3)將重組表達載體轉染豬成纖維細胞,另設一組空白對照。48小時后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
             
            ,說明轉染成功。然后以轉基因細胞為核供體構建克隆胚胎,最終獲得轉fat1基因豬。
            (4)研究者提取轉基因豬的基因組DNA,利用限制酶DraⅢ將其完全酶切并電泳分離。然后用探針通過
             
            的方法,檢測fat1基因是否成功整合在豬基因組DNA中,酶切方式及檢測結果如圖2。
            ①轉基因豬1、2、3中分別被轉入了
             
            個fat1基因。
            ②請解釋圖2檢測結果中4條雜交帶位置不同的原因:
             
            。
            ③該實驗
             
            (填“能”或“不能”)說明成功培育轉基因豬,理由是
             
            。

            組卷:37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