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衡陽市南岳二中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2021年4月15日廣西壯族三月三直播電商節正式啟動,依托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聯合200家廣西名優特產企業、30個知名景區、500家餐飲美食企業,組織1000位以上主播以“短視頻+直播帶貨”的形式宣傳八桂風情和銷售壯鄉優品。這體現了( )
A.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B.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新的平臺 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組卷:16引用:3難度:0.8 -
2.如圖漫畫中的內容要求中學生應該( )
①遵守網絡規則,傳播正能量
②提高辨別能力和抗誘惑能力
③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過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拒絕上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7引用:3難度:0.8 -
3.2021年10月4日上午,記者了解到,海南省公安廳積極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的普及安裝,重點為群眾講解網絡刷單詐騙等典型案例,讓群眾提高反詐意識和識別詐騙的能力。這警示我們利用網絡時應( )
A.提供個人虛假信息 B.敞開心扉、無所顧忌 C.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滿足自己的需求 D.理性辨別、慎重選擇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4.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培養閱讀興趣、提升閱讀素養,2022年7月14日,懷化市某中學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少年”主題,開展了“讀書伴我成長博覽湖湘文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活動( )
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物質財富
②是關注社會的親社會行為
③幫助學生迅速提升學習成績
④可以從中獲得精神滋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組卷:179引用:11難度:0.8 -
5.青少年在社會中成長,應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A.在風景區的石墻上刻畫勵志語 B.在觀看足球比賽的時候給對方喝倒彩 C.向環保部門提出垃圾分類問題的建議 D.將撿到的100元錢捐給災區群眾 組卷:99引用:10難度:0.8 -
6.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是社會成員都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下列不屬于社會規則的是( )
A.家里制定的家規 B.工廠里的規章制度 C.學校里的校規校紀 D.公園里的游客須知 組卷:22引用:5難度:0.8 -
7.偽造核酸檢測報告、隱瞞行程、強行闖卡。截止至3月26日,沈陽市公安機關依法辦理各類涉疫案件75件,依法處理違法犯罪人員65人。上述案例啟示我們( )
①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應當履行相應的義務
②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③自由有其邊界,遵守規則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只有依靠他律才能保證社會規則的正常運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組卷:30引用:2難度:0.8 -
8.某市政府決定將每月11日確定為自覺排隊日,意為兩人以上就應像“11”一樣按順序排列。“排隊日”的設立( )
A.能強制人們進行排隊 B.能杜絕一切亂插隊現象 C.有利于提高人們的規則意識,減少亂插隊現象 D.不能為有急事的人著想,有悖社會和諧 組卷:11引用:6難度:0.8 -
9.嚴禁借疫情防控哄抬物價、嚴禁外賣送餐員坐地起價……記者4月27日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日發布“十個嚴禁”,規范疫情防控期間網絡交易行為。這說明( )
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②社會秩序保障社會規則的實現
③社會規則隔絕人們的溝通交流
④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組卷:30引用:5難度:0.8 -
10.2022初,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小謝在網絡上發帖尋找一位好心人。原來這位好心人一直資助小謝從高中讀書到大學畢業,卻在小謝即將畢業的時候斷絕了全部聯系方式。這位好心人的做法( )
①做到幫助他人心懷善意、不求回報
②粗魯無禮,沒能夠對他人換位思考
③是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無私奉獻
④是善意的謊言,珍惜個人誠信記錄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組卷:12引用:3難度:0.8
四.分析說明題(共1小題,10分)
-
31.材料一 八年級的丁洋酷愛上網。組團打游戲、查看更新的網絡小說、瀏覽并回復QQ空間的動態成為他假期生活的全部內容。到了快開學的時候他才匆匆忙忙地補作業。
材料二 某青年在網上看到一條本地即將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在未經求證的情況下大肆散播,造成了一定范圍內的社會恐慌,被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拘留。
材料三 某校八年級(1)班的學生將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中發現的社會問題及合理化建議提交到政務服務網。
(1)網絡謠言會產生哪些危害?
(2)請結合材料分別談談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組卷:19引用:2難度:0.8
五.活動探究題(共1小題,10分)
-
32.【預防犯罪 善用法律】
材料一:16歲的王某原來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自從結識了一些網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被學校處分,但他仍不悔改,與網友吸煙、酗酒。在某個晚自習結束后,他在路上對七年級的小個子小勇進行持刀搶劫,被路人發現報警,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
(1)王某的經歷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
材料二:民法典中關于見義勇為的免責條款,也被大家稱為“好人法”條款,是鼓勵見義勇為,消除“好人”后顧之憂的基礎性法律保障。有了免責條款,再也不用擔心見義勇為反被訛的事情發生。但是,小華認為:遇到侵害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還是應該選擇袖手旁觀,以免受到傷害。
(2)結合所學知識,請對小華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組卷:19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