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31 9: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某研究小組在25℃、黑暗、無菌、濕潤的條件下進行實驗,測定大豆種子萌發和生長過程中糖類與蛋白質等相關物質的含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需將大豆種子一直浸沒在水中以保持濕潤 B.種子萌發過程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類分解后轉化合成的 C.可分別用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測定蛋白質與還原糖含量 D.在此條件下繼續培養,幼苗中蛋白質和糖類等有機物總量將增加 組卷:46引用:21難度:0.7 -
2.獲2013年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發現了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號如何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突觸小泡屬于囊泡,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了能量 B.突觸小泡內容物釋放后,引起Na+和Cl-同時內流 C.突觸前膜的特定蛋白決定了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 D.突觸小泡中運輸物的釋放受到神經沖動的影響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3.某哺乳動物體細胞在培養中能夠分裂,在培養過程中將適量的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和某促進細胞分裂的藥物加入到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可觀察和測量到的變化是( )
A.G1期變短,該期有大量3H-TdR進入細胞核 B.S期變長,該期進行DNA復制和轉錄將消耗大量3H-TdR C.G2期變短,該期細胞中有蛋白質合成 D.M期相對較短,該期細胞的核膜始終完整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4.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B.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C.35S標記噬菌體的實驗中,沉淀物存在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實驗中采用離心的手段是為了把DNA和蛋白質分開 組卷:16引用:4難度:0.6
選考題【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共1小題,滿分15分)
-
11.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進展和多種生物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完成,人類跨入了后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時代。對蛋白質進行研究時,首先要獲得純度較高的蛋白質。如圖1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在“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準備從豬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紅蛋白,設計的“血紅蛋白提取、分離流程圖”: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樣品處理中紅細胞的洗滌要用
(2)血紅蛋白粗分離階段,透析的目的是
(3)血紅蛋白的純化是通過
(4)電泳利用了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的
(5)一同學通過血紅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觀察到正常人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電泳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攜帶者有組卷:74引用:5難度:0.7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黃瓜花葉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種植物的RNA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長并造成減產。研究人員通過農桿菌介導將該病毒外殼蛋白的cDNA導入番茄植株中,成功獲得抗CMV的番茄植株。
(1)獲得CMV的RNA后,需在
(2)獲得cDNA后,需先通過一定方法將其插入到農桿菌Ti質粒的
(3)將經共同培養后的番茄外植體接種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選擇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只有部分外植體生出愈傷組織。研究人員據此確定這些生出愈傷組織的外植體都已成功導入了cDNA,你認為他們做出以上判斷的理由是
(4)要想確定轉基因番茄已經成功表達出CMV外殼蛋白,需要進行
(5)研究人員用強致病力的CMV分別感染轉基因番茄與組卷:9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