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5 4: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9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
1.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在男子籃球比賽項目中,來自深圳的中文播報員“奢香女孩”鄭心怡和來自佛山的英文播報員“謝頂哥”潘狄安組合的表現火爆全網?!吧菹闩ⅰ焙汀爸x頂哥”的社會關系是( ?。?/h2>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親緣關系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冬奧志愿者如何與服務對象進行溝通交流?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王淑英表示,志愿者在與服務對象交談中要多使用“您”“您好”、“請”等禮貌用語;要耐心地傾聽對方談話,并表示出興趣,同時發出認同對方的“嗯”“是”之類的聲音,但不要打斷對方的話,等到對方停止發言時,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因為( ?。?br />①文明有禮體現在一言一行中,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②做文明有禮之人,要用語文明,態度謙和
③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維護好“禮儀之邦”的美譽
④文明用語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5難度:0.8 -
3.“你所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边@句話從個人對社會影響的角度說明了( ?。?br />①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②個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
③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人們的活動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④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組卷:22引用:7難度:0.8 -
4.2023年央視《詩畫中國》全面升級。千古丹青季,詩詞與古畫陶冶人們的情操,體現科技與藝術氤氳融合之美,展現家國情懷的源遠流長。這說明我們( ?。?/h2>
A.從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 B.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 C.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 D.已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組卷:82引用:5難度:0.5 -
5.2023年9月21日15時48分,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懸浮”在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內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體現了( )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B.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平臺 C.網絡拓寬了人們交往的朋友圈 D.網絡大大拓寬了人們民主生活的渠道 組卷:37引用:12難度:0.7 -
6.2023年“五一”期間,兩名女子在某景區等待進入時,發現排錯隊,便直接插到另一隊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給予“提醒”。兩名女子瞬間暴跳如雷,言辭狠辣地一陣“輸出”,并推搡怒懟小伙“我們不好惹”!她們的言行受到眾人譴責。這警示我們在公共場合要( ?。?br />①轉移注意,隨意發泄情緒
②尊重他人,考慮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禮,切勿盛氣凌人
④遵守秩序,維護社會規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251引用:21難度:0.7 -
7.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長,且呈現低齡化趨勢。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從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 ?。?br />①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
②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③自覺遵章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樹立法治意識,善用法律維權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338引用:2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不可違”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素養,八年級某班的同學對這一主題展開探究學習。
【防微杜漸】15歲的中學生小范,在小學時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升入初中后便開始經常曠課,逃學、打罵同學,后來發展到偷同學的錢,甚至把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偷去賣,結果被公安機關拘留。再后來,他結識了社會上的一些“朋友”,他和“朋友”攔路搶劫,最終因犯搶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刑。
(1)結合材料,聯系所學,你認為范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2)結合材料聯系所學,請從個人、家庭、社會的角度,談談如何使未成年人遠離違法犯罪,健康成長
【知法守信】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民法原則。為“共筑誠信學?!?,對于校園誠信現象,同學們進行了誠信情況調查,調查結果如表所示:
校園誠信情況調查統計表(調查人數:100人)調查項目 抄襲作業(%) 考試作弊(%) 言而無信(%) 從未出現 40 68 48 偶爾出現 30 20 32 經常出現 30 12 20 組卷:22引用:4難度:0.3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各類活動的比例和遭遇網絡暴力的情況。?
(1)結合以上圖表信息,說說網絡給未成年人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
材料二:村民王某私搭亂建、侵占了村里的公共用地而被制止,為泄私憤多次在微信朋友圈上發表一些不當言論攻擊當地干部,甚至多次發布了辱國言論遭到網友舉報而補追究了法律責任。王某認為網絡上是沒有言論自由的。
(2)請運用“規則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王某“網絡是沒有言論自由”的觀點進行評析。
材料三: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這是對“四有”中國好網民的四個要求。網絡空間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讓我們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爭做“四有”中國好網民。
(3)結合“四有”中國好網民的要求,談談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網絡參與者?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