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廣東省廣州市某學校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1)
發布:2025/1/5 2: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選錯、不選、多選均不給分)
-
1.下列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h2>
A.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 B.石蠟熔化 C.生米煮成熟飯 D.酒精揮發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2.2019年9月某市空氣質量指數見下表。9月6日空氣質量報告: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9,空氣質量狀況為良,測得目前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是PM10和O3。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2019年09月某市空氣質量指數日歷史數據(部分數據)日期 AQI 質量等級 PM2.5 PM10 SO2 CO NO2 O3 2019-09-03 34 優 14 24 4 0.7 23 67 2019-09-04 35 優 16 25 5 0.7 28 64 2019-09-05 38 優 12 22 5 0.6 30 65 2019-09-06 59 良 14 33 5 0.6 34 110 A.可直接從空氣分離獲得用作清潔燃料的氫氣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 C.CO2、SO2和NO2都是空氣污染物 D.空氣質量指數(AQI)越大,空氣質量狀況越好 組卷:62引用:2難度:0.5 -
3.每年的6月5日為環境保護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從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h2>
A.未經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C.到城鄉結合處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環境 D.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減少垃圾處理總量 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4.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B.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 C.動植物呼吸、食物腐敗、醋的釀造等都包含物質的緩慢氧化 D.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如圖分別為氧分子模型圖、某原子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011/167/ce33359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只有分子能夠直接構成物質 B.質子、中子、電子均勻分散在原子中 C.由圖1可以得出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 D.由圖2可以得出電子帶正電荷,原子核帶負電荷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6.下列各圖
與
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h2>
A. B. C. D. 組卷:45引用:6難度:0.8 -
7.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h2>
A.
讀出液體的體積B.
用燈帽熄滅酒精燈C.
將NaOH固體直接放在托盤上稱質量D.
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組卷:72引用:22難度:0.9 -
8.如圖為某粒子X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該粒子的核電荷數為18 B.該粒子屬于金屬元素的原子 C.該粒子可用符號X2-表示 D.該粒子已經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組卷:3難度:0.8 -
9.下列反應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A.往酚酞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變紅色 B.木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有淺綠色固體析出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三、本題包括4小題,共30分
-
28.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某同學設計了如圖A、B兩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實驗知道,實驗A中反應前后質量總和相等,在該實驗中氣球變化的現象是
(2)以上兩個實驗中,能直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3)查閱資料得知,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鎂和氫氣,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C所示的實驗。稱得反應前的質量為W1,然后將氣球內的鎂粉全部倒入瓶內,充分反應后稱得的質量為W2,結果發現W1>W2,裝置氣密性良好,請你解釋造成W1>W2的原因是
(4)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5)下列事實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有
A.濕衣服晾干后,質量變小
B.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小
C.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質量為20g
D.鎂條燃燒生成的白色固體比鎂條的質量大組卷:27引用:2難度:0.3 -
29.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利用圖甲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同時用氣體壓力傳感器測出集氣瓶中的氣壓變化,并用數據處理軟件以數字、曲線的形式實時顯示出氣壓變化,如圖乙所示。
步驟1:獲取點燃前集氣瓶中的氣壓(圖乙中t1時刻前的A點);
步驟2:紅磷點燃,獲取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的氣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①寫出紅磷燃燒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②圖象中BC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
③丙為改進裝置,與甲裝置相比較,其優點為
(2)查閱資料得知鎂可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Mg3N2),現設計以下實驗進行驗證。
已知常溫下鎂的化合物的顏色和狀態如下表:物質 MgO Mg3N2 顏色 白色 淡黃色 狀態 固體 固體
步驟2:引燃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塞好橡皮塞,充分燃燒,冷卻到室溫。
步驟3:往水槽中加水使集氣瓶內外水面相平。點燃鎂條,更換橡皮塞,鎂條在集氣瓶內繼續燃燒,發出紅光。請回答下面問題:
①步驟2的目的是
②步驟3中觀察到的現象:瓶內液面變化
A.液面上升
B.液面下降
C.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③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組卷:32引用:2難度:0.5